第一,向以色列示好,维护美以关系。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多次强调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此次空袭也门,很大程度上是在为以色列“出头”,借助军事行动向盟友释放信号,表明美国仍然坚定站在以色列一方。
第二,震慑伊朗,向德黑兰施压。
美国政府在空袭前已向伊朗发出警告,要求德黑兰停止对胡塞武装的支持,但遭到伊朗的坚决拒绝。此次空袭不仅是对胡塞武装的直接打击,更是在向伊朗施压,试图通过“杀鸡儆猴”的方式,逼迫伊朗做出让步。然而,考虑到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和美伊之间的长期对抗,美国想要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迫使伊朗妥协,恐怕只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
第三,向俄罗斯施压,增强谈判筹码。
或许令人意想不到,特朗普的这一行动也可能包含对俄罗斯的间接警告。在美俄博弈持续的背景下,特朗普希望借助军事手段展示美国的武力威慑力,以影响未来的外交谈判。然而,仅凭对胡塞武装的空袭,恐怕很难真正对俄罗斯形成实质性威胁,毕竟胡塞武装和俄罗斯所处的战略层面完全不同,想要通过打击一个地区武装组织来震慑全球强国,未免显得过于牵强。
战争的后果:冲突将持续升级,风险难以控制
尽管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这次军事行动彰显自身强势立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策略很难奏效。空袭不仅无法让胡塞武装屈服,反而激起其更强烈的反击欲望,使红海局势更加紧张。而且,美军的军事打击并未能改变胡塞武装的作战能力,相反,每一次空袭都在加剧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使美军与胡塞武装的对抗变得更加频繁。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美军航母及护航舰艇如今已深陷红海局势之中,无法轻易撤离。随着冲突持续,胡塞武装的攻击方式也可能进一步升级。一旦美军舰艇在战斗中遭到严重损失,特朗普政府将不得不面对更大的政治压力,不仅要处理红海局势的升级,还需要设法维护美军战无不胜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