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布局能否带来新增长?
近期,英伟达开始涉足更多新兴业务,如智能手机芯片和自动驾驶领域。公司已投资了中国的WeRide(文远知行),并传出计划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消息。然而,这种多元化扩张是否真的能带来稳定收益,仍然存疑。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巨头的多元化尝试往往成功率有限。例如,谷歌(Google)推出的Pixel手机,尽管谷歌在AI和软件优化方面有强大优势,但其市场份额始终难以撼动苹果和三星的主导地位。而苹果(Apple)虽然曾投入100亿美元研发电动汽车项目,最终也因市场挑战过大而放弃。
在科技行业,真正推动企业长期增长的,往往是对现有核心业务的持续优化,而非贸然进入全新领域。微软通过将Office软件云端化,带动业绩大幅提升,而苹果则依靠不断迭代iPhone产品,巩固市场地位。相比之下,英伟达当前涉足的新业务领域,未必能给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利润支撑。
股价走势或面临长期下行风险
虽然英伟达股价在过去一年内经历过几次大幅回调,但最终总能快速反弹。然而,未来是否还会如此?市场开始产生疑问。
例如,2024年8月24日,当巴菲特减持苹果股票的消息传出后,科技股市场短暂恐慌,英伟达股价也一度下跌,但很快恢复上涨。2025年1月底,由于DeepSeek的发布引发市场担忧,英伟达股价再次短暂调整,但随后回稳。
不过,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英伟达需要创造另一个微软或苹果的价值,才能让市值进一步翻倍,而如果市场预期发生调整,其估值可能遭遇剧烈收缩。例如,假设市场将其市盈率从40倍调整至20倍,而净利润保持在730亿美元不变,那么英伟达的股价可能会直接腰斩,下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