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军发布武器研发项目介绍!美国正在加紧开发新一代AIM-260A超远程空对空导弹,以应对未来超视距空战的需求。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近日首次公开了这种未来武器的外形设计图。值得注意的是,美军在相关介绍中将台湾列为该导弹可能的销售对象。
AIM-260A导弹由美国海军空对空导弹计划办公室主导开发,旨在应对全球空战技术的快速进步。该项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一直保持高度机密状态,直到这次公布的设计图才首次对外详细展示了导弹外形设计特点。2022年时任美国空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曾发布了一张改进型F-22“猛禽”隐形战斗机发射“未知新导弹”的概念图,如今确认该导弹即为AIM-260A。
随着未来空战中超视距作战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各国纷纷努力提升空对空导弹的射程。例如俄罗斯已经研制并装备了R-37M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其射程可达300公里,专门用于攻击二线的重要机型。不久前俄军苏-35战斗机曾发射一枚R-37M导弹,在130公里以外击落了一架乌军苏-27战斗机。中国也在研发多型远程和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包括射程超过150公里的“霹雳-15”以及射程可能达到300公里的“霹雳-17”。相比之下,美军现役射程最远的AIM-120D极限射程约180公里,因此美军紧急将从水面舰艇上发射的“标准-6”防空导弹改为从“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上发射,并赋予了AIM-174B的编号。
AIM-260A空对空导弹的外形尺寸与现役AIM-120系列基本相当,可以纳入隐形战斗机的内部弹舱中,避免外挂模式破坏隐形效果。设计图显示,其外形针对高速和降低阻力进行了优化,弹体光滑,只有4片尾翼。相比之下,AIM-120有更大的尾翼和中部弹翼。为应对复杂空战环境,AIM-260A采用先进的复合制导模式,可能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红外成像导引头和被动射频元件的反辐射导引头。此外,该导弹可能具备通过专用数据链从其他平台获取目标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隐蔽打击。
关于AIM-260A的实际射程,美军并未透露具体数据。“动力”网站猜测,由于其外形尺寸与AIM-120系列相差无几,不太可能增加更大燃料空间来换取更远射程,更可能是通过燃烧效率更高的先进燃料和新一代双脉冲火箭发动机,再加上减阻设计,获得更高飞行速度和更大射程。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此前表示,新一代导弹动力组合可将射程额外增加一半。即使射程只增加80公里,也能提供比AIM-120更强的作战能力。
台湾《自由时报》注意到,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的介绍中列举了负责的各种先进空对空导弹及海外用户,其中台湾赫然在列。台媒推测,台湾2023年已获批引进AIM-120D空对空导弹,未来可能有望引进AIM-260A。
然而,“动力”网站对AIM-260A的前景并不乐观。目前尚不清楚该导弹何时才能加入美军武器库序列。尽管不断有消息称AIM-260A正在进行各种测试,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已开始服役,甚至没有公布真实照片。去年美国海军公布的AIM-174B超远程空对空导弹,被认为是因AIM-260A研制进度不顺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