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龙:乌军现有美制装备或缺乏敌我识别能力!乌克兰的这场战争已经让人感到心惊肉跳。前不久,代号为月鱼的王牌飞行员驾驶着美国提供的F-16战斗机,在一次任务中被击落。令人震惊的是,这并非敌军所为,而是疑似己方防空武器误伤造成的。一个能驾驭顶级战斗机、在无数次任务中九死一生的人,就这样折戟沉沙。
据说,月鱼驾驶的那架F-16上没有装所谓的Link 16系统,即敌我识别功能。如果缺乏这一功能,天上的飞机和地面的导弹都无法分辨敌我。一旦雷达扫过,就可能直接把自家人当成敌人锁定并发射导弹。这种情况显得讽刺,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拼命,却因为技术问题互相拆台。
更离谱的是,美国方面对此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说是在装备过程中出现了疏漏。这意味着他们承认没有做好检查,有些必要的软件升级或硬件安装根本没有完成。但这种低级错误是否只是偶然?还是美援体系中早就存在类似的问题,只不过这次暴露了出来?
缺少Link 16系统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导航突然失灵一样,本来该走直路却掉进沟里。而在军事领域,后果更为严重。不仅导致像月鱼这样的飞行员付出生命代价,还暴露出更多隐患,如美援武器之间无法协调工作,各自为政。
乌克兰显然对这种情况坐立不安。他们需要这些高端设备支撑防线,却发现这些昂贵的装备并不像宣传得那么厉害。爱国者导弹、防空雷达、电子对抗系统等重要装备,如果连最基本的信息共享和软硬件配合都搞不好,那还有啥指望?
有人质疑美国送来的那些价值连城的大礼包是否靠谱。特朗普曾公开吐槽,说泽连斯基靠着各种援助,将国家债务从2000亿拉到了3500亿。即便有夸张成分,但这笔账将来如何偿还?一些军事专家指出,美方提供给乌克兰的不少设备其实是淘汰货,再加上一些关键组件或升级包要么缺失,要么收费额外高昂,让人哭笑不得。
尽管如此,美国提供的资金和物资支持确实帮乌克兰度过了一些艰难时刻。然而,当表面的帮助掩盖不了内部漏洞时,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月鱼的牺牲实际上揭开了一块遮羞布,让大家意识到西方盟友间并非铁板一块,而是一盘散沙,各自算盘打得啪啪响。
没有完整信息共享机制,没有严密联合作战规划,仅靠零散堆砌几样先进武器,很难撑起有效防御网络。不解决核心问题,即使未来换更多F-16上阵,也免不了重蹈覆辙。前线士兵每一次行动都会变成赌命游戏,他们明知道危险依旧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因为退一步就是毁灭性的失败。
至于为什么偏偏挑中了月鱼,很多分析认为这是运气太差碰巧赶上。但如果所有环节处于最佳状态,他哪怕遭遇袭击至少还有机会安全脱身。归根结底,并非单纯事故那么简单,而是整个链条出了毛病。从美军生产研发、物流运输,到与受援国进行部署调试,每一步如果任何地方敷衍塞责,都足以酿成悲剧。这不仅威胁士兵生命,更逐渐消耗掉信任基础。
如今局势越来越胶着,对手实力摆在那里,一点纰漏都容不得犯错。然而现实告诉我们,人性总喜欢侥幸心理。当规则流程形同虚设,当技术标准随意降低,万无一失就变成一句空话。在这一系列矛盾纠葛之下,如何弥补裂痕,恢复正常秩序,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新挑战。(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