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俄乌冲突最大输家是谁 欧洲安全自主性遭重创

2025-02-20 09:09:16 来源:军情速递

俄乌冲突最大输家是谁。美俄高级官员密谈前夕,欧洲多国仓促应对,安全自主性受到重创。美国单边施压、俄乌战场僵持未解,欧洲却在关键谈判桌上缺席。这场持续三年的冲突中,各方利益得失备受关注。

2025年2月18日,美俄高级官员将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会谈,而作为俄乌问题的直接关联方,欧洲和乌克兰却未被邀请。这一安排引发欧洲多国强烈反弹,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召集德、英、意等17国领导人于巴黎召开峰会,试图统一立场,但内部分歧与外部压力交织,暴露出欧洲在安全事务上的困境。

美国政府的立场转变是此次风波的核心。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其对俄乌问题的处理策略发生重大调整。美国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明确表示,此轮谈判将排除欧洲国家,理由是“过去涉及过多方的谈判导致失败”,并暗示欧洲提出的方案“不切实际”。此前,特朗普与普京的首次通话已引发欧洲担忧,而沙特会谈的排他性安排更让欧洲感到被“战略抛弃”。

欧洲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美国近期对欧施压力度加大: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威胁调整对欧安全承诺,甚至暗示可能退出北约框架。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直言“欧洲必须承担乌克兰援助的主要负担”。这些举措被解读为美国试图通过经济和安全双线施压,迫使欧洲在俄乌问题上保持沉默。

尽管欧洲多国在巴黎峰会上誓言“捍卫自身利益”,但内部矛盾难以掩盖。德国坚持“不预设条件”的和平立场,波兰则呼吁加快对乌军援,而西班牙明确拒绝提高军费目标。北约秘书长吕特指出,若欧洲想获得谈判话语权,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和平方案”。然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提出的“新举措”仍停留在口号阶段,凸显欧洲行动力的匮乏。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欧洲对美国的战略依赖。军事上,北约仍是欧洲安全的支柱,其装备体系、情报网络甚至后勤补给均与美国深度绑定;经济上,欧盟成员国对俄制裁导致的能源危机尚未完全化解,社会压力加剧了政策分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指出,欧洲的“战略自主”仍笼罩在美国阴影之下。

作为冲突的直接受害者,乌克兰的处境同样被动。尽管泽连斯基多次强调“不接受背后交易”,但美国对乌政策已现松动迹象。特朗普政府不仅拒绝承诺支持乌克兰“收复全部领土”,还公开质疑其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乌方此前拒绝美方矿产协议草案,反映出对安全保障缺失的不满。泽连斯基呼吁组建“欧洲军队”的提议,虽得到法国和英国部分支持,却因欧盟内部分歧难以落地。

美国的“单边行动”不仅体现在俄乌问题上。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宣称“欧洲的敌人是内部对极右翼的打压”,并与德国极右翼政党领导人会面,被外界视为干涉欧洲内政的信号。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高调支持欧洲极右翼势力,进一步加剧了欧洲主流政党的危机感。这种“价值观分化”正在侵蚀跨大西洋联盟的根基,德国议会资深议员罗特根直言:“美国已不再将欧洲安全视为核心利益”。

俄乌冲突终局临近,但和平的代价由谁承担?当美俄在沙特展开闭门谈判时,欧洲的愤怒与无奈折射出国际权力博弈的残酷现实。无论是乌克兰的领土诉求,还是欧洲的战略自主梦想,都在大国角力中沦为筹码。这场冲突留给世界的不仅是地缘格局的重塑,更是一面照见盟友关系本质的镜子。(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