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以增加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他在就职仪式上表示,通胀危机是由大规模超支和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造成的,因此他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并要大力度开采。他还签署了“释放阿拉斯加非凡资源潜力”的行政令。
此前,拜登政府也曾两次因能源问题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一次是在2021年,美国最大的成品油管道运营商科洛尼尔管道遭遇勒索软件攻击,导致油气管道系统停摆;另一次是在2022年,因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市场供应不稳以及气候变化加剧等原因,拜登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延长了东南亚四国太阳能电池和模块进口免税期。
国网能源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苗中泉认为,特朗普此次宣布能源紧急状态与拜登的情况不同。他认为美国实际上并不存在能源紧急状态,特朗普此举是为了扩大总统行政权力,从而为化石能源开采提供更多便利。紧急状态下,总统可以无限制地做很多他认为根据国家安全需要做的决定,而反对意见在短期内难以奏效。
由于此前拜登宣布扩大对俄罗斯能源制裁造成了供应紧张,本周美国石油价格几个月来首次攀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白宫声明称,国内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不足导致高昂的能源价格,对美国人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造成巨大打击。声明还提到,美国有潜力利用未开发的能源资源,向国际盟友和伙伴出售可靠、多样化且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有助于拉动经济和就业,改善贸易平衡,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以及强化与盟友和伙伴的关系。
苗中泉分析称,特朗普希望通过增加供应来调整油价,既能兼顾美国普通消费者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又能利用价格优势排挤其他产油国,加大对盟友和伙伴的能源出口,扩大国际领导力。他认为,合理的价格区间是60~90美元/桶,理想价格在70~80美元/桶之间。特朗普可能会通过各种政策调控工具将油气价格稳定在这个区间,以实现对美国整体的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