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明明是日本人墓碑上却刻着中国汉字!提到日本人,人们往往会想起历史上的恩怨,两国人民间存在隔阂,彼此看法并不友善,甚至心生敌意。2022年,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墓碑上刻着中文墓志铭,这一选择令人费解。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遇刺身亡后,家人及亲友为他先行举行了一场私人葬礼,按照计划,安倍晋三的遗体将会在东京火化,之后运回位于山口县的老家,与他父亲及先祖们一起,共同埋葬在安倍家的墓园中。
(安倍晋三生前祭祖时)然而,眼尖的网友不难发现,墓碑上刻的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奇形怪状的日本文字,而是方方正正的汉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安倍家墓园)
一、汉字东渡传入日本,出土文物提供佐证其实,汉字传入日本,至少也有了2000年的历史,这是根据日本考古学家们发现的出土文物所进行的推断。
原来在对一座时间约为公元前1世纪的墓葬进行挖掘时,考古学家从中发现了不少刻有汉字的文物。其中有一面铜镜,上面刻的正是汉字“久不相见,长毋相忘”,这一式样,在中国西汉时期颇为流行。
(连弧文镜)
此后,墓中又发现了上面同样刻着汉文钱币,上刻“货泉”、“货布”等字样。而这些货币正是王莽所颁发的。
(王莽时期的货币)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当时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如何?这些刻着汉字的文物是如何来到日本的?
原来在当时,汉王朝威名远扬。当时的日本列岛上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数百个部落王国,彼此互相攻打,
《汉书·东夷传》记载,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国王想要取得更高的地位,便向汉朝皇帝觐见,想要借助汉帝国的权威。
当时“倭奴国”派人朝贺,汉光武帝十分高兴,便赐了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委”就是“倭”的简略。
(汉委奴国王金印)
这枚金印1784年出土,现藏于福冈市博物馆,成了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见证。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
汉字也更像是一种罕见的图案。日本开始学习汉字,要等到公元284年。
当时,朝鲜半岛上有一个国家,名为百济国,有一名学者名为王仁。他带着十卷论语和千字文来到了日本。当时的日本国君,应神天皇请他成为太子的老师,教授汉语与儒学,佛经也流入日本。因此史学家多数认为,
公元3世纪末,才是汉字汉学传入日本的开端。
(王仁)这段历史在《隋书》中也有所记载,没有从百济国习得文字之前,倭国还处于刻木结绳的阶段。
日本流传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中也说;“上古时期,未有文字”。
也就是说,直到汉字传入前,日语还处于只能说不能写的阶段。
二、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日本文字再次演化此后,日本的中央政权为了加强自身统治,更加频繁地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与生产技术。
时间来到公元618年。在这一年,唐朝建立了。此后的唐朝日益兴盛,威名远播,大小国家信服唐朝的鼎盛与富庶,推崇备至,都派人前来朝贺学习,日本也不例外。
(西安遣唐使碑)
630年,日本第一次向唐朝派遣了遣唐使。使团初期只有一二百人,后来规模扩大到500余人。这些人来到唐朝后,向唐朝学习先进的经济、文化与政治制度,一时间,日本社会的文学,艺术,思想等方面,都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
其中应涌现出了不少历史名人,如诗人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在担任遣唐使期间,与李白、王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弘扬佛法,他所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
(唐招提寺)
而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本土文化和历史也因汉字得以记载,日本的文字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借助汉字来记载的日本古歌谣汇编《万叶集》,其中就有不少遣唐使的作品。
后来日本又借鉴汉字创造出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也就是今天所见的五十音。平假名来源于草书,而片假名则来源于楷书。
(平假名与草书的对照)
他们还借鉴了汉字的读音,创造出音读和训读。音读就是用类似汉语的读音来读日语,训读则是按照日本本土读音来读中文。
此外,日本还模仿着汉字,创造出了一些日本文字。例如“辻”意为十字路口,田地则变成了“畑”。
总之,日语的词汇得到扩展,文化得以记载与流传,汉字功不可没。
三、为求西化一度舍弃,融入血脉难以割舍
然而,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崛起清王朝的逐步衰落,同样推行锁国政策,处于封建社会的日本,受到了西方的冲击。
于是,1868年,日本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浪潮,推行改革进行西化,这就是明治维新。而日本文字中的汉字也因此受到了冲击。不少学者甚至发表了废除汉字和限制汉字的提议。
为了迎合西化浪潮,日本人创造了用片假名来直接音译英语单词的方式,借此还可以弱化汉语在日语中的使用频率与地位。
(音译的外来语)
二战日本战败后,废止汉字论再次盛行,1967年,有学者甚至提出了汉字在日本将会在230年后消灭的荒谬言论。
这些建议,政府当局竟然也接受过。例如,在二战后,日本政府规定,义务教育中的汉字为850字。
然而,
人们发现850字难以满足日常表达的需求,常用汉字表又扩大为1850字,
后来又增加为1945个字。最后,2010年,日本政府更新汉字表,收录了2136个汉字。
由此可见,日语与汉字已经无法分割。想要用片假名和罗马字来彻底代替汉字,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汉字与汉字演变而来的假名,承载了日本2000多年的文明史。如果废除汉字,就是废除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因此,汉字废除论在日本是必然失败的结局。历史具有传承性。汉字见证了日本文化与历史的发展,在日语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