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法国和德国。
曾经雄心勃勃的小马哥,现在却在苦度“垃圾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
我个人的粗浅看法吧。
一是个性。
领导人个性都很强,以为大权在握,天命归我。哪知道,三板斧下来,一切现出原形。
尹锡悦是这样,马克龙是这样,卡梅伦是这样,以及大家都熟悉的特朗普,其实也是这样。
冲动是魔鬼啊,任性就有麻烦。
但有个性的政治家,总是遏制不了自己的冲动。
二是制度。
西方的体制,不管是总统制,还是议会制,或者混合制,存在都有存在的理由。
但运行到今天,弊端也很明显。
美国人以后肯定会反思,两党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特朗普为什么能两次上台?为什么那么多极端政策都能出台?
具体到欧洲,三权分立,左右分治,热闹确实很热闹,扯皮也确实很扯皮。很多急迫的民生问题,都在政治斗争中消解。很多重大的政策事项,最后都不了了之。债台越筑越高,街头越来越乱。
马克龙想大干一场,却阴差阳错,根本无力回天,最后自己都成了跛脚鸭,还让特朗普看笑话。
三就不说了,谈谈前景吧。
大西洋这边,现在的德国和法国,政治正陷入停摆;大西洋那边,特朗普归来,正摩拳擦掌。
所以,《经济学人》的“糟了”,我总觉得,也是一语多关。
法国陷入未知境地,德国人在苦寻出路,日本人也忐忑不安,美国人估计也很焦虑,接下来的4年,不知道将是怎样的惊心动魄、高潮迭起。
唉,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责任编辑: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