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庆华认为,尽管“香会”是西方国家的主场,但我们愿意借助这个平台,把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军队介绍给世界。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国军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国际公共安全产品,比如国际维和、远洋护航等。“我们做了很多维护世界和平的事情,不应该被随意贴上负面标签,我们有责任向世界讲清楚我们的国防政策和理念主张,这也是中国军队应邀参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努力在不同中寻找相同,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
会场上的“大国效应”:中美防长发言最受关注
参加“香会”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在两天的正式会议期间,只有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防长讲话时听众会给予高度热情,无论是会场内还是媒体室都会出现“一座难求”的场景。相较之下,其他发言嘉宾的听众明显少很多,有媒体将这种现象形容为“大国效应”。
已经第三次参加“香会”的曹延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参会最深刻的感受是,一些西方国家一方面要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另一方面又觉得中国作为大国,对其造成潜在威胁,处处要对中国进行围堵和抵制。他说:“作为美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平台,主办方刻意‘设套’,想方设法把各种议题引向中国,包括南海、台海问题,似乎一切问题都出在中国身上。而对美国,会场上几乎听不到什么批评声。这就是国际话语权斗争的现实。”
在这背后,其实是美国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大国的现实。以中方学者身份参加“香会”的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面对中国快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精英阶层是无法接受的,这也是美国从战略上对中国进行打压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