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战成焦点
“战区”表示,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围绕俄罗斯电子战攻击的相关安全关切,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俄罗斯日益增长的电子战能力以及它持续破坏关键地区的GPS连接的意愿的关注。而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表示,GPS干扰是这次俄乌冲突的外溢风险之一。这把导航战这一“隐秘斗争”呈现在世人面前。
张学峰表示,俄乌冲突中,乌克兰使用了大量西方援助的GPS制导弹药,包括“海马斯”火箭炮发射的M30/M31制导火箭弹、地面发射小直径炸弹、155毫米的“神剑”制导炮弹以及“杰达姆”卫星制导炸弹。俄罗斯方面也大量使用了卫星制导弹药,比如“龙卷风”火箭炮使用的300毫米9M544/549制导火箭弹和战斗机投放的卫星制导滑翔炸弹。由于俄罗斯自己的“格洛纳斯”导航星座稳定性和精度欠佳,俄罗斯的卫星制导弹药不排除兼容GPS的可能性。双方这些卫星制导弹药的广泛使用,对战局产生了深度影响。甚至可以说,俄乌冲突是第一场卫星制导弹药对双方都产生重大影响的高烈度冲突。
为对付GPS制导弹药,俄方广泛运用了电子干扰。但张学峰表示,进行卫星导航信号干扰也并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简单,特别是接收军用信号的抗干扰接收机。这类接收机通常有十几个接收波束,只需要接收4颗卫星的信号就能确保正常的授时和定位。GPS接收机通常可以接收到7到8颗甚至更多卫星的信号,如果兼容其他星座,那么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会更多。如果对这类接收机进行单一方向的干扰,接收机往往会自动屏蔽某一方向的信号,转而接收其他方向的卫星信号。如果GPS信号全部受到压制,可转换到惯性制导方式,相关弹药飞出高强度干扰区后再通过GPS信号进行高精度定位。进行GPS欺骗技术难度更高。因为GPS欺骗需要欺骗信号强度高于GPS信号本身,而对方的接收机在遭到这种远高于正常信号的高强度信号时,可以将其识别为干扰,而转换到其他制导方式,比如说惯性制导。张学峰认为,在俄乌冲突中,俄军很可能采取增大干扰强度、增大干扰机部署密度、扩大干扰区域等方式压制GPS制导弹药,这也导致了相关干扰信号外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