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齐聚北京、共商国是,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汇聚勠力同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解放军报自今日起,开设“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军队代表委员风采录”专栏,展现新时代军队代表委员履职尽责风采。首篇就聚焦航天员刘洋。
■解放军报记者王凌硕特约记者占康
刘洋在太空展示国旗。作者提供
万家团圆日,佳节共此时。今年春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刘洋在与家人团聚时,仍挂念着在太空执行任务的战友——神舟十七号乘组的3名航天员。除夕那天,通过视频看到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穿上喜庆的“祥云服”,在中国空间站里贴春联、挂灯笼、系中国结,刘洋为战友送上祝福,不由得怀念起在“天宫”的日子。
在人们眼中,空间站是九天之上的“楼阁”。对刘洋来说,那是她曾工作和生活过的“太空家园”。
2022年,刘洋作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的一员,第二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在轨驻留6个月,与战友共同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目前,中国空间站全面转入应用和发展阶段,‘空间科学的春天’已经来临。”谈到自己的太空经历,刘洋告诉记者,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到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再到全面建成的中国空间站,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更宽敞、更舒适,功能性能更全面、更有保障,还能利用舱内各种科学实验柜,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空间科学的发展,是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基础,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如今,航天员乘组已配置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类型航天员,但在任务执行中仍需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刘洋说。
作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十分关注未来空间站如何更好发挥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效能的问题。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刘洋准备围绕推动国家太空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代代航天人书写光荣与梦想,“天宫”的历史不断刷新。“作为航天员,我们不是在执行任务,就是在准备执行任务。”伴着春天的气息,刘洋期待着和战友为探索太空作出新的贡献。
▲刊于2月22日《解放军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