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印度教徒,在这里兴建罗摩神庙;另外再给块地,建造新的清真寺。
也就是说,印度拆了一座几百年历史的大清真寺,建了一座新罗摩神庙。
这在全世界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
不讲文物保护了,单就宗教感情,你能想象犹太人也拆了阿克萨清真寺,然后重建犹太圣殿?
要知道,按照犹太人的说法,现在的阿克萨清真寺地点,就是当年的犹太圣殿遗址。现在的哭墙,不过是当年圣殿的一段城墙。
但犹太人做不到的事情,印度人却做到了。
哦,按照印度穆斯林的说法,在巴卑尔大帝500年前建造这座清真寺的时候,这里也根本没有什么印度教神庙,只是因为这里被认为是罗摩的出生地,几百年的老建筑被推平了。
印度最高法院开绿灯后,接下来就是大兴土木了。
看外媒的报道,为修建这座罗摩神庙,印度耗资2.17亿美元,整个建筑群约115米长、76米宽、49米高,由392根廊柱支撑,外墙覆盖着粉红色砂岩。
这只是罗摩神庙本身,为配得起这座神庙,莫迪政府另外耗资38.5亿美元,建造了大量配套设施,包括火车站、机场、星级酒店,等等。
目的,就是将阿约提亚打造成一个“世界级城市”。
当地印度教团体发言人夏尔马则表示:
“这里将成为我们的梵蒂冈城——全世界印度教徒最为神圣的所在。”
为什么要这样做?
很简单,2024年是印度的大选年,印度80%人口是印度教徒,莫迪领导的人民党,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政党。
当年拆除巴布里清真寺的行动,一个很直接的后果,就是印度人民党的崛起。
我看到,有西方媒体就这样评论:
“这次开幕式,对印度和印度人民党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标志着在莫迪政府领导下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迎合群众,鼓动群众,套取选票,莫迪确实很有一套。
但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民粹一旦发动起来,怎么收场?尤其涉及到敏感的宗教问题,拆掉清真寺,建立罗摩神殿,2000多人身亡,这就是最终结果吗?
宗教冲突的后果,总是让人不寒而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的赢家,未必永远就是胜者。印度的历史,也有着太多的血泪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