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未来并不总是与过去的发展规律一致。但正如五角大楼的一个标志所警告的那样:希望并不等同于计划(Hope is not a plan)。在尽其所能帮助莫迪政府治下的印度实现更美好未来的同时,华盛顿也应该对亚洲最有见地的战略家的评估进行反思。新加坡的国父和长期领导人李光耀,非常尊重印度人民。李光耀与包括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和英迪拉·甘地(Indira Ghandi)在内的历任印度总理合作,希望帮助他们,使印度强大到足以对中国产生严重制衡(从而为他所领导的小国提供生存繁荣所需的空间)。
但正如李光耀在2014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发表的一系列采访中所解释的那样,他不情愿地得出结论,印度超越中国不太可能发生。在他的分析中,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是任人唯贤的敌人,庞大的官僚机构及精英们不愿调节多个民族和宗教团体的竞争诉求,这些因素叠加让他得出结论,印度将永远只是“未来的国家”——而这个未来永远不会到来。因此,当我在十年前专门问他印度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中国时,他直接回答说:“不要把印度和中国放在一起谈论。”
自从李光耀提出这一论断以来,印度在新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发展议程,并证明它可以实现可观的经济增长。我们仍然可以相信,印度这次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我敢说,李光耀对此都不会抱有太大希望。
【本文于6月24日发布于《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著有《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