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射诱饵弹对现代防空系统是一大挑战,如何反制这种武器已成为军事大国或强国的重点课题之一。
不过,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俄军和乌军也有一些防空雷达系统和防空导弹系统在没有开机或没有进入发射阶段,就被对方发射的各种巡飞弹和精确制导炮弹等武器摧毁的例子。因此,防空雷达系统和防空导弹系统的运用,除了技术本身外,还要看士兵在战场上的灵活使用情况。
对于己方的防空雷达系统而言,探测到来袭飞机或导弹的信号后,又不得不发射导弹进行拦截。因此,区分雷达信号上显示的是真导弹还是诱饵弹,十分考验雷达系统的性能和士兵的判断能力。要防御诱饵弹就必须对其有深入的了解,然后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来探测和分辨。
首先是空射型诱饵与真实飞机和导弹之间存在一定区别。真实飞机一般都有机载雷达,能辐射信号。空射诱饵弹的信号则依赖于有源雷达。如果无源探测设备探测到的信号参数完全随着有源雷达一起变化,且会随着有源雷达关机而消失,基本上可以判定是空射诱饵弹。
其次,通过使用红外对抗侦察探测方式、光电设备和双/多基雷达,也能对空射诱饵弹起到很好的探测识别效果。目前,俄军为对付北约提供给乌军的空射诱饵弹,除了提升防空拦截能力外,正在研制专门探测诱饵弹的新型防空雷达系统。
再次,一支强大且成熟的军队不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对付空射诱饵弹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包括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空地导弹等在内的武器,将还没有起飞的敌方载机摧毁在地面,使其没有发射诱饵弹的机会。
最后,主动将“以小博大”的电子战武器攻防融入战法创新体系,加快研制先进的雷达目标识别系统,在强化组网探测、干扰制导、近程拦截等措施基础上,不断提升对空射诱饵弹的组合反制能力。
总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战场上的攻防对抗不仅要看武器的先进性,更考验着士兵对武器使用的方式方法和对来袭目标的判断能力。(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