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的情缘,其实在李显龙的父亲李光耀担任新加坡总理时就已开始。在多家媒体公开报道中显示,作为客家人后裔的李光耀,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情缘”。他努力学习汉语和闽南话,尤其喜欢背诵四字成语,还爱喝中国茶。
李光耀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2015年3月23日凌晨3时18分,李光耀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中方对李光耀先生辞世表示沉痛哀悼,认为他是中新关系的缔造者和奠基人,长期致力于推动两国互利合作,为中新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018年12月18日,已故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中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获颁中国改革友谊奖章,并被称为“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家”。
37位院士、340多位大学校长
除了李光耀、李显龙父子,梅州还出了这些名人
梅州素有“世界客都”之称,是全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除了李光耀、李显龙,梅州还走出了开国元帅叶剑英、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爱国诗人丘逢甲、近代中国球王李惠堂、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中国现代美术先驱林风眠、百校之父田家炳、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等名人。
若干年前,当张国荣唱起《风继续吹》、罗大佑唱起《童年》时,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辈,从梅州这个朴实低调、人杰地灵之地出发,闯出一片天地。
梅州人向来敢拼敢闯。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500多万,诞生过545位将军,出过37位院士,还有340多位大学校长……这可真不是数字那么简单,就像那句俗语“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而大埔是世界客都梅州的重要构成,也是灵山秀水之人文秀区,千百年来文风鼎盛,群贤蔚起。从大埔出发,走出了众多影响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一腹三翰院、父子两进士、一门两总理、一县三元首、一家三将军、一期四主席、一县六院士、一门九清华……群星灿烂,举不胜举,他们是今日大埔人的骄傲与荣光。
【南方+记者】马吉池 陈泽铭
【综合】南方日报、南方+
【作者】陈泽铭;马吉池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