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计划高级研究员潘达认为,不论是新出现的固体燃料火箭还是大量增加的发射车,都展现出朝鲜导弹部队更多样化和更强的生存能力。美国国务院原防止核扩散事务代理助理国务卿范·迪彭则指出,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分别在大气层内外飞行,其运行原理不同,拦截特性不同,但都能搭载核弹头。朝鲜加速发展巡航导弹,并非为了改变“弹道导弹为主”的格局,而是为了增强导弹部队整体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和战略军作战目标专注于破解韩美“空中优势”一样,都展现出“以小博大”的发展逻辑。
在朝鲜,这种战略思想被称为“以一当百”,由朝鲜第一代领导人金日成于1963年提出。朝中社近日总结金正恩践行“以一当百”思想时称,金正恩以此领导战略武器开发工作,促成了国家核武力建设历史大业的成功完善,“庄严宣布我们党和共和国政府针对敌人冒险的对抗妄动,以核制核、以正面对抗回答正面对抗的绝对不变的对敌意志;向全世界显示不断提高超强力、绝对核遏制力的世界一流军事强国的实际力量”。
基于这一逻辑,近期朝鲜战略军及火星炮兵部队出现一系列改革新动向。2月18日,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没有事前计划”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演练。与以往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均有前期准备、往往为西方卫星探知不同,据朝中社报道,18日凌晨,洲际弹道导弹部队第一红旗英雄连突然接到紧急火力备战指示。8时许,金正恩亲笔签发发射训练命令书。当天下午,该连在平壤国际机场以最大射程方式高角度发射了“火星-15”型洲际弹道导弹。
除了更加“战时化”的发射训练,外界还注意到,本次演习“由导弹总局指导”、由导弹部队执行,这意味着朝鲜导弹部队的指挥体系已发生重大变化。2016年朝鲜调整军需工业和国防科研部门架构后,导弹的研发、生产、试验、运作环节由多个部门负责,其中负责作战的战略军,并不属于主持研发、试验的国防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