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据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总量的28%以上,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在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论从技术还是产品质量上,中国制造都无法摆脱“大而不强”的困境,比如:芯片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大国,但去年中国进口芯片的金额达到2100亿美元,超过了石油,缺少核心技术正是中国制造业的痛点,再加上人口红利消失和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上升,我国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下降了560万,直接导致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现在中国的工人平均薪资在2000到3000元之间,远高于东南亚等国,
而在制造成本方面,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成本优势已经由2004年的14%下降到2014年的4%,也就是说,美国的产品价格仅高于中国的4%,这表明中国制造业依靠“全球加工厂”的老方式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必须突破困局,要进行转型升级,产业升级简单来说就是产业的更新换代,把低利润的产业淘汰掉,比如:电子、机械代加工等,换上高利润的产业,比如:手机、汽车的研发设计、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的服务,并且产业升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制造业升级关乎到普通人的利益,近几年来,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还是中国制造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工人成本高了,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许多制造业工厂却没怎么变,还想用以前的条件吸引现在的劳动者,因为这些企业本身生产的产品利润就低,如果想让工厂提高待遇吸引年轻人,他们想做也做不到,甚至可能就会面临利润更少或亏损的情况,面对这一矛盾,本质上还是需要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那些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产业,只有利润提高了,企业才能拿出更多的钱改善工人的待遇,提供更多轻松的工作岗位,吸引更多年轻人主动进入相关行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