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日本“安保三文件”(《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以及《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其中后两者有可能更名)将通过内阁决定的方式正式出台。
在此之前,岸田文雄内阁已为这三份文件的出台做了充分的舆论渲染、法律准备、外交铺垫。
一年前的2021年12月,岸田在演讲中说道:“我们大致需要一年时间制定安保三文件。”对相关文件的制定日程做出了明确指示。
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岸田在重要国际会议上点名批评过中国,无数次地谈中国的军事“威胁”。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尽管战场在欧洲,但日本对俄外交之强硬要大大超过北约国家,借这场冲突臆想了亚洲尤其是东亚的局部地区战争。
岸田文雄(资料图/日媒)
战争问题,特别是对未来有可能发生在亚洲的战争的预测,成了岸田内阁的头等大事。眼看着美国国力衰退、中国经济崛起,完全依靠美国保护,让岸田有些放心不下。渲染战争已迫在眉睫,目的很明确——
实现日本军费翻番,以填补美国的不足。
进入今年12月以后,军费翻番在执政党层面已确定无疑,利用在议会中的绝对多数席位,让相关预算得以通过该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有了巨大的军事力量,就需要对外秀肌肉;将巨额军费预算拿到手后,超强的军事能力也将成为现实。
今天的日本已经足以在外交层面一改离间中(苏)俄、打一个拉一个的策略,在与朝鲜为敌、与韩国拉开距离的同时,与中俄为敌正逐步成为岸田内阁的既定国策。
“攻击敌(国)基地”在当下的日本报纸、杂志中几乎每天必谈。给人的感觉是,只要日本先发制人地攻击周边“敌对国家”,必定能够将其国防能力彻底消灭。
笔者对军事问题没有研究过,但即便是笔者这样的门外汉,也会在相关的会议上向日本专家学者反问一句:“如果敌对国家来了一个小小的反击,该怎么招架呢?”而会场上的感觉是,已经彻底将敌国毁灭了,不该有这样的疑问,无人回答。读遍日本的报道,也真的找不到几篇谈二次攻击的文章。
日媒对战争的设想……
一种毫无根据的信心爆棚,已经同时不把中俄两国放在眼里。过去还指桑骂槐,点朝鲜的名来牵制中国,现在连这个最简单的方法都放弃了,直接将矛头指向中国。
岸田内阁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除了能够动员舆论,让八成以上的日本民众不对中国有好感,同意在意识形态、外交及军事等各个方面与中国对立外,在经济层面,日本能够简单地在5年时间内实现军费翻番吗?
翻番后真的就有了帮助军事同盟国——美国征伐全球的能力了吗?以日本一国之力真的能绰绰有余地将周边国家同时打得满地找牙吗?
“非也!”
在民意支持已经跌落至濒临内阁下台时,岸田也只能装怯作勇,转移国内视线,先立一个几乎不能实现的小目标;至于后续内阁能否完成,已经不是岸田的事。
对中国的定位:“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挑战”
笔者了解到,在2022年的“安保三文件”里,日本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将会发生重大转变。
最终版本将如何表述中国的定位,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一部分自民党相关议员将对中国的定位从2013年的“悬念(担心)”改写成“重大胁威”(重大威胁)。但从12月10日的日媒报道看,更可能写成“(中国的)对外姿态与军事动向等,是我国及国际社会深刻的担心事项……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挑战”。
也许有观点会认为是俄乌战争,让日本想到了台海局势,让日本政治家感觉到了在东方的某种危机。笔者并不这样认为。
首先,在俄乌战争发生之前,菅义伟内阁已经多次炒作台湾问题,直接干涉中国内政。俄乌战争爆发后,日本大部分舆论认为俄乌关系与中国大陆-台湾关系不一样。即便是佩洛西窜访,台湾局势出现波动,但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相关行动最终都在可控之中。
而早在今年4月,在执政的自民党其安全保障调查会提交的建议书中,已将中国定位为“重大的威胁”,将朝鲜定位为“更加重大而且紧迫的威胁”,将俄国定位为“现实的威胁”。日本与韩国的关系目前尚未完全解冻,以日本的外交态势,是要将周边所有国家都定位为“威胁”。以笔者对日本自民党政治家的知悉,相关的建议书该是2021年年底就已经定了调子,4月提交时会有个别语言的改动,但总体不会有大的变化。
因此可以说,将中国定位为“重大威胁”,该是自民党安全保障调查会早已得出的定论,和俄乌战争及之后的台海局势波动无直接关系。
笔者查阅了一下“威胁”的含义。日本主流报纸之一、经常刊登厌华文章的《朝日新闻》在2022年12月4日的文章中,对“威胁”一词是这样解释的:
外交及安全保障上谈的“威胁”通常指“能力”与“意图”相乘后得到的结果。日本政府在2006年的答辩书中解释“威胁”时,作出的定义为:侵略的能力及侵略意图结合在一起后的明显态势。当时认为中国并无侵略日本的意图,所以说“并未感觉到(中国的)威胁”。
2006年以后,中国对日政策并未发生改变,但自民党安保调查会却能够说中国是日本的“重大的威胁”——2006年日本政府对“威胁”的定义是否还具有法律效力?是将能力与意图混为一体了?还是日本本身有对外扩张的意图,所以要树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中国立为敌国再说?
同样是《朝日新闻》,将欧美日主要国家对华定位的情况做了一个总结:
自民党强硬派主张将中国定位为“重大威胁”(笔者根据日媒报道翻译、制作)
日本在2013年的时候,只是将中国定位为“担心”,2022年将会发生重大转变,如果直接写成“重大威胁”,无异于将中国明确地定为“敌对国家”,这么写的风险很大。
美国在2022年也只是在其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将中国视作“具有重新构筑国际秩序的意图,而且是具有推进相关目的的经济、外交、军事、技术能力的唯一竞争对手”。而北约第一次在战略概念中提及中国,也只是将中国定位为“中国的野心及高压政策是对我们的利益、安保及价值观的挑战”。
不论是“竞争对手”还是“挑战”,和日本的“重大威胁”都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换言之,和欧美比,日本自民党强硬派与中国直接对立的态势更加明显,态度也更为强硬。
这里顺便再说一下日本对俄罗斯及朝鲜的定位。
2013年,日本“将在所有领域推进与俄国的合作,整体提升日俄关系”,但到了2022年将发生变化,“俄国的军事动向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地区及国际社会安保上的现实威胁。”日俄关系已经进入到了不可调解的状态。
而朝鲜一直是日本扩军备战的重要借口。在军事能力上,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朝鲜半岛对日本的侵略,相反只有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殖民及奴役;从古至今,日本说的任何关于朝鲜必须整治的口实,都只是发动侵略或者在日本国内增加军事能力的借口,不值一提。
从10日日本媒体透露的相关信息来看,最终内阁决定的安保三文件中,可能会这样定位中俄朝三国:
中国:对外姿态与军事动向等,是我国及国际社会深刻的担心事项……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挑战;
朝鲜:比以往更加重大而且紧迫的威胁;
俄国:有与中国强化战略合作的动向,安全保障上的强烈担心。
不管怎么说,最近一年日俄关系的迅速变化,更让人们注意到了日本的另一个转变:从亲俄、抚韩、厌华,改为与周边所有国家全面无条件对抗。
岸田内阁在全面与中俄对抗
岸田文雄是自民党派阀中以懂经济政策、重视外交著称的宏池会的领袖。岸田入主内阁本该能扭转安倍晋三及其继承人菅义伟给日本造成的经济严重下滑、外交上单纯强调日美(军事)同盟的不利局面,让日本通过睦邻友好,追上中国、韩国的发展步伐,走出失落的三十年。
但是,2021年10月岸田上台后,其各项政策与安倍比,经济因通货膨胀、新冠疫情等因素更加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在对外关系上,安倍尚能拉俄制华,岸田则摆出了与中俄全面对抗的态势,这让日本的专家学者大为震惊。
安倍内阁的中国问题智囊、东京大学教授川岛真,11月28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办的系列公开讲座“追问日本的安全保障”中,一开场就谈吉田茂首相(1978-1967年)。
川岛认为,吉田在思考日本与中国及苏联的关系时,绝对不会与中苏同时对峙。这不仅因为吉田在伪“满洲”做过总领事,熟悉中国,也亲历了在伪满时代到底要北上攻击苏联还是南下掠夺中国领土的整个争论过程;吉田茂一直认为,同时与中苏对峙,不是日本能选择的外交方式。
听川岛的演讲,不免让人想起其为安倍出谋划策、拉俄制华的过去十年。从历史、现代国际关系的角度,拉俄制华让最近这十年的中日关系出现大倒退。而倒退,对日本造成了不利影响,这在安倍执政后期已愈发明显,拉俄制华、孤立韩国、打击朝鲜逐步在2018年下半年成为日本外交调整的重要内容。这其中川岛的主张自然暗合了安倍的意愿,只可惜对外交路线的调整因为疫情而中断,2020年以后,几乎失去了重构中日关系的机会。
川岛对日本外交的影响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羡慕嫉妒恨的一个目标。在东京大学的三位较为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中,和没什么理论功底的高原明生教授、只知为台湾争利益的松田康博教授相比,川岛凭借其历史功底,以及和安倍一样柔软的外交身段,成了日本网红;但也正因网红这一点,川岛愈发抢舆论热点,渐渐失去了权威性,更少了学术深度。
大概在川岛的眼里,岸田上台后逢场必定要表示与中国对立的态度,必谈“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是与地区安全保障直接相连的重要问题”,直接干涉中国内政;在重要国际会议上,指名道姓地谈中国在东海、南海的活动“在继续强化侵害日本主权”“提升地区紧张”,将与中国对立的外交提升到了最新阶段。
光有这些显然不够,岸田在国际场合多次表述了其对香港、新疆的深刻担心,反复表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在他看来是一种“经济上的施压”。
作为安倍时期的“旧臣”,川岛当然能够非常简单地比较出安倍与岸田的不同——岸田在中日关系方面几乎没有留下多少余地,摆出了与中国全面对抗的态势。
当然,日本外交不能只强调与中国对抗,不能不留下谈判的余地。一位在日本采访外务省的媒体人员对笔者说,外交及军事上和美国站在一起,但在经济上日本不会走“去中国”的路线,这是在2022年8月日本高级外交人员直接向中方转达的意思。
但是,2022年全年,岸田集中精力做了经济安保方面的立法,决意从2023年起在高科技方面与中国脱钩。不走完全“去中国”路线,是因为普通产品还需要中国市场,实际上的全面对抗该是日本政治家的既定方针。
在对俄方针上,安倍2020年辞职后,菅义伟并无外交特长,日俄关系不愠不火。岸田上台后,尤其在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日本企业迅即从俄撤退。日本除了在能源方面保持了“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项目外,对俄经济制裁的力度不比美国、欧盟弱。在所有国际舞台上,日本是反俄的急先锋,俄国也将日本放进了不友好国家的名单中。
日俄关系完全处于停滞、倒退状态。日本本来与俄乌两国均有良好的外交及经济关系,但日本一点不进行和平方面的斡旋,和美国一起拱火俄国,让人感觉相当意外。
以上这一切在表明,如果不在国际社会树敌,尤其是若不炒作中俄威胁,走一条与历史不一样的路线,实现军费翻番的目标就非常困难。为了军费翻番,岸田将能用的所有口实都用上了。
军费翻番依旧无民意及经济基础
在“安保三文件”正式公布前,12月5日,岸田文雄对财政大臣铃木俊一、防卫大臣浜田靖一下达了指令:
“下一个5年间的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中期防)的规模,为了能够对防卫力进行彻底的强化,也为了坚定地确保相关内容,我们在与执政党不断进行协议的同时,需要将总规模提升到大约43万亿日元(笔者注:约2.2万亿人民币)。”
此言一出,让日本舆论多少有些震惊。
日本通常5年的军费预算为23~24万亿日元,2019到2023年的预算,是强调与中国对立的安倍晋三制定的,让预算比上一个5年预算多出了11.34%,正常情况下再多也就是这个程度的提升。没想到到了岸田时期,一下子让军费比上个5年时期增加了74.3%,这一涨幅超乎想象。
过去5年计划的金额比较(来源:共同通讯社)
是不是日本在过去的将近二十年时间里,GDP出现了巨大增加?
用日元计算的GDP,2005年时为532.5万亿日元,到2021年为541.3万亿日元,16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增加。如果看美元计算的GDP,2005年为4.83万亿美元,到了2021年为4.93万亿日元,也几乎没有增加。
不由让人怀疑,每5年的军费计划需要比上个时期增加两位数甚至增加74.30%的话,日本经济是否具有这样支付能力?
日本的GDP(单位:万亿),笔者根据IMF资料制作
日本的军费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基本设定在GDP的1%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每年在5万亿日元上下,大多数时期变动维持在不到1%的比率上。
5万亿日元在日本也不是一个小数:
比如在日本上大学付学费是相当昂贵的,如果让日本的大学全部实现免费,一年不过需要1.8万亿日元,可见一年的军费相当于将近3年的大学学费;
再比如,日本的医疗保险需要投保的人负担一到三成的医疗费用,如果免除所有医保的个人付费的话,一年需要5万亿日元;
日本现在的消费税税率为10%,普通市民已经苦不堪言,如果将10%降到8%的话,能够让市民少花4万亿日元,比军费要低很多。
从哪里拿到这每年8万亿日元的军费预算?每年多出3万亿日元,在经济发展无望的前提下,减少哪些政府支出能够获得这部分每年都需要的费用?
岸田并未给出一个说法,而日本大部分民众也不愿意在教育、福祉、征税方面付出更多。
结语
确实,和平时期也需要一定的军费支出,但普通国家不能像美国那样通过为其他国家提供所谓“安全保障”,获得世界警察权、美元霸权、金融霸权。
笔者查阅各国军费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大部分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一定程度提升军费,少数穷兵黩武的国家,以牺牲经济发展军事。
日本已经在经济上失落了三十年,想通过经济发展自然获得军费的能力已经完全丧失,没有任何一位自民党议员将军费增长的希望寄托在经济发展上,他们能够做的是从其他预算那里将一部分挪到军费中,当然这完全不够用,走增税的道路在日本已经成为必然。
一个保有了巨大军费的日本,其国民生活会不会再度像二战前那样,因为扩军备战而国内经济凋零?因国内经济不振,而在国际社会穷兵黩武?
日本如此与周边所有国家为敌,在经济发展严重落后的时候,如此刻意去发展军事,目的何在?日本会不会再度让全世界警惕?
岸田文雄内阁此时该给个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