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即将过去,以三场备受瞩目的国际性会议为标志,全球治理的“亚洲时刻”给国际社会留下深刻印记。尽管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接连几番试图将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冲突因素引入会议,但三个东南亚主办国都竭力维持会议聚焦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等攸关议题,努力排除干扰,站稳了真多边主义立场。当前全球多重危机叠加,发展面临众多重大挑战,迫切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共识方案,而非进一步加深的分歧对抗。
现代国际关系的基石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的国家主权原则,强调主权国家有权按照自身意愿,根据本国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国家组成形式,独立自主决定、处理本国事务,其他国家无权干涉或侵犯。但在国际关系主权原则施行良久同时经济全球化愈发深入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国家发现要解决自身以及全球面临的挑战,单靠主权国家自身力量远远不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二战以来基于多边主义的国际合作迅速拓展,联合国在其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就像美国当年想方设法以军事结盟的“集团安全”操作架空“集体安全”原则一样,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是嘴里喊着推行所谓“多边主义”,实则吸引一些国家组成不同名目的联盟搞“小圈子”,通过“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和极限施压等搞意识形态对抗、拉拢盟友围堵和遏制别国,以达到“霸权护持”的目的。这是挂多边主义的幌子行单边主义之实,是假多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