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次撞击任务最大的难度是如何能精准找到并撞击这个距离地球约1140万公里的小行星。据报道,撞击用的航天器瞄准精度只有2000米。直到撞击前的1个小时,航天器上搭载的设备才能观测到直径160米的“迪莫弗斯”。即使是直径780米的“迪迪莫斯”小行星,看起来也像黑色海洋上的一个斑点。
张宝鑫说,撞击行星试验经历了长达近十年的策划和筹备期,为了保证任务的成功率,执行时应用的技术均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尽管撞击任务并未过多采用最先进的航天技术,但这项系统工程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能力,包括双星发射、对轨道的精密计算、地表和深空测量、防范通信免受太阳风暴干扰以及探测器有效回传数据等,这些技术都是较为前沿的。
中国的小行星撞击计划
这次撞击任务除了美国外,还有其他许多国家参与。航天器上搭载的探测器“LICIACube”就是意大利研制的。该探测器在撞击发生前从航天器上剥离,它将于数小时后再次飞经“迪莫弗斯”小行星进行探测。该探测器是意大利首次独自运行的深空探索卫星,旨在收集撞击后的探测数据,并在未来几天内逐渐将所获数据传输回地球。
除了意大利参与外,欧洲航天局也计划于2024年发射“Hera”探测器,于2027年抵达两颗小行星所在区域,开展更深入的科学探测,观测这次撞击动量和陨坑的形态,全面评估此次撞击的“效率”。
《华尔街日报》称,作为“行星防御任务”的组成部分,NASA还在推动“近地天体勘测者”太空望远镜的研制工作,它有助于更快确定威胁地球的小行星大小和轨迹。报道称,今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发布行星科学“十年规划”,将“行星防御任务”列为美国未来十年的重点项目之一。NASA主管“行星防御”计划的官员约翰逊表示,除DART任务之外,NASA还在考虑更多偏转或摧毁危险小行星的设想,包括使用离子束轰击小行星、研制所谓“引力牵引航天器”来“拖拽”小行星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