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未来一周,有这三件世界大事要发生!(5)

2022-09-30 09:51:17 来源:补壹刀

明天下午,联合国安理会将应俄罗斯要求,开会讨论此事。能否说出个子丑寅卯,尚未可知,但事态本身还在恶化。

瑞典海岸防卫队证实,“北溪-2”管道又发现第4处泄漏点。这样一来,4个泄漏点,2个在瑞典专属经济区,2个在丹麦专属经济区。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时隔3天才发现新的泄漏点,但和之前3处泄漏点类似,巨大泄漏导致海面出现大量气泡,基本不可能立即检查管线。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汉斯告诉媒体,“通过观察管道底部的痕迹,我们或许能够确定爆炸装置放在哪里。”但泄漏的气体可能会带走重要证据,尤其如果是无人潜航器或潜水员是肇事原因的话。

丹麦能源署表示,“北溪-2”管道全部排出天然气可能得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只能等到两条管道中的天然气泄漏完了,有了安全的环境,才可能进行事故调查和修复工作。

输气管道是由12厘米厚的钢材和混凝土制成的,埋在海底的深度达70到90米。仅仅通过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修复有多难。

更何况,谁为此买单,估计还会有好一番扯皮。

谁也不曾质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

首先是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北溪事件”后,向大气中释放的甲烷,可能是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

管道受损部分含有7.78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丹麦能源署局长博特绍夫介绍,此番泄漏排放的甲烷可能和丹麦年排放量的32%差不多,“这对气候将有重大影响,因为甲烷对气候的破坏比二氧化碳大很多”。

当然,受损管道的天然气并非都会进入大气层,其中一些会与水混合并停留在水中。丹麦能源署常务董事博特佐表示,“我的直觉是,大部分甲烷可能会被迅速排出,以至于不会被水吸收”。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