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润琪、董岳嵩、甘宏伟
作为驰名全球的军用运输机,自苏联时期开始服役的伊尔-76历经多次升级迭代,矫首驶向未来。时过境迁,半个世纪里,伊尔-76作战能力有哪些提升?较之美国运输机,作战性能有何优劣?多次升级后,现在的作战能力究竟几何?
老骥伏枥,多次迭代焕发新颜
1971年3月,首架伊尔-76运输机在莫斯科中央机场试飞。后续试飞持续到1975年底,随后苏联方面正式投入生产,宣布交付部队。
1978年,伊尔-76开始了升级改造之路。伊尔-76M加装了位于主翼中间的油箱,将最大起飞重量和载荷分别提高至170t和48t,航程也从3650km延长到4000km。伊尔-76MD来源于伊尔-76M,使用了推力可达12.5t的D-3OKPSrs2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和载荷分别提高到190t和50t。此外,伊尔-76MD机尾加装了机炮,具有一定空中自卫能力。
本世纪开始,伊尔-76开启了升级迭代新篇章,在此过程中,其机身结构得到改进,各种系统和仪器得到一定程度更换,保护措施也得到升级。此外,还出现了放弃一些保护机制的趋势,如最新版本的伊尔-76MD-90A飞机放弃了尾炮的设计。
【伊尔-76正在进行投弹】
苍穹角逐,美俄争锋谁拔头筹
毫无疑问,与伊尔-76定位相似的飞机中,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是美国目前服役的C-17运输机。客观来看,两款运输机各有优劣,但究其根本还是美俄对于运输机战斗定位的理解差异。
美军的C-17运输机集战略和战术空运于一体,是当今唯一可以同时适应战略、战术任务的运输机,可快速将部队部署至军事基地或者直接前运,最大载重达60t,运送600名士兵、M1坦克甚至是阿帕奇直升机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