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机黑天使
关于“俄空天军为何精确制导武器这么少”这个话题,很多小伙伴会把症结归集到俄罗斯的穷上面,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精确制导炸弹类武器其实并不是十分的昂贵。
比如激光制导炸弹,其就是普通的指导炸弹加上激光指引,价格整体上在2-15万美元之间,比如美国的一枚GBU-10“宝石路”II激光制导炸弹为2.3万美元;最新版本的GBU-24“宝石路”III,性能有明显提升,价格也不过是13.3万美元。
较为先进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价格也不是很贵,JDAM平均单价只有2.1万美元,视距外的JSOW最贵型号的也就70万美元,比起导弹动则上百万、上千万美元来看,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优势。
这类武器制造难度也不是很大,从技术角度来看,俄罗斯是完全可以制造出来的,但为何产量会这么少呢?其实这和美系与俄系的作战环境分不开的。
俄空天军为何精确制导武器这么少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的空战基本都是非对称战争,拥有强大的体系支持,相对而言,空中威胁很少,作为进攻方,其空军的主要职责是“舔地”,那么,低空导弹以及高炮就对美系飞机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有鉴于此,美系飞机为了减少伤亡,就必须进行高空投弹,投弹高度基本在20000英尺以上,甚至能到30000英尺,这个高度非指导炸弹基本上毫无精度可言了,只能使用高精度指导武器,这也就说明为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会有这么多高精度炸弹的原因。
但俄系不同,俄罗斯的信息化能力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拿预警机的处理能力来说,俄罗斯的A-50是50批,而美国的E-3A为400批,战机的的航电和姿态感知能力就更差了,比如米格-29与苏-27虽然号称是第四代战机,但其航电和姿态感知能力只相当于美系的F-4鬼怪的级别。有鉴于此,俄罗斯是玩不了北约空军那样的信息化作战的。历次的中东战争中,就可以看出,中东国家希望用美系的打法和俄系战机相结合是行不通的。
在70-80年代,苏联已经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在越战战争中,米格-21使用最多的战术是低空钻山飞行,在地面引导下接近美国机群,然后打开加力超音速飞行,发射完导弹后迅速撤离战斗,绝不纠缠,米格-29其实也是这个思路。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前苏联/俄罗斯的打法是以陆军为主,空军为辅,前线航空兵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前线制空权同时进行简单的近距离支援类的轰炸任务,这类任务多以低空为主,苏-27作为重型战斗机与F-15使用不同,后者为进攻性武器,而前者为防御性武器,苏-27的主要任务是将配合地空导弹部队进行国土防空。如果俄军以美军的发展模式发展,那么如果一旦和美军真正开战,俄军根本不可能正面突破美军的体系防线,更不要说高空精确投弹了。
除了陆军为主,俄军为了对抗体系研究出了饱和打击,导弹优先的理论,发展高超声速武器、高速的拦截机以及地地导弹、地空导弹等。利用高超声速武器突防,地空导弹与战机协调防御,形成自己独特的一套进攻防御网。
所以,俄空天军并不是不想装备便宜好用的制导炸弹,是本身的军事体系决定了只能优先发展装备导弹,前苏联时期还好,到了俄罗斯要钱没钱,这个军事体系的短板就更加显露无疑了,再加上陆军方面俄罗斯机械化装甲兵团配备的步兵太少,不能形成有效的防御,造成了俄乌冲突中的较大损失。
俄罗斯的这套军事战略理论并没有错,也是目前能正面突破北约空军防御最有效的方法,此次的关键问题是俄军指挥方面太过死板,用和美国打的方式和乌克兰打(美国也犯过这类错,用打正规国家的方式和塔利班较劲),当然里面还有很多政治原因,这里就不描述了。
用“匕首”这样的武器来打乌克兰无疑是用大炮打蚊子,得不偿失呀!此前有相关消息显示“匕首”导弹的造价为一枚1000万美元,这对于经济不够给力的俄罗斯来说,打出去一枚就感觉心在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