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标题为“乌克兰局势报告:五角大楼称,俄罗斯高级将领确实访问了乌克兰”的文章称,俄罗斯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将军访问了乌克兰,因为该国的新攻势未能产生真正的收益。
上述西方媒体的几篇报道,各有侧重,所谓“俄总长遭袭”的消息来源也各有不同,其中报道的细节很多都无从核实,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提到了——格拉西莫夫将军到了顿巴斯前线。从目前现有信息来研判,这位俄军高级将领很可能确实是到了乌东地区视察(至少是到过,然后已经离开)。
而且从目前顿巴斯大战的战况来看,也确实没有之前被外界渲染得那么攻势凶猛、战况激烈、效果显著。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派出高级别将领前往乌东前线视察并部署下一步的作战方略,是非常可能的。
但有关俄总参谋长“遇袭受伤”的说法,目前来看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乌克兰方面的信息战,因为相关“俄军将领伤亡”的说法更多来自于乌克兰《基辅邮报》等媒体援引乌克兰陆军参谋部的声明。因此可信程度并不高,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情报界普遍只是“证实”格拉西莫夫将军到了前线,但对于“受伤”传闻却表示无法证实。
乌克兰官方消息人士1日表示,对俄军指挥中心发动的“毁灭性”炮击可能导致格拉西莫夫受伤,并造成数十名其他军事人员伤亡,其中许多人是军官团的高级成员。
这种透露出大量细节的“爆料”反而显得非常假。因为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而乌克兰媒体报道的内容“细节”过于丰富,就如同有目击者在现场目睹一样,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么高级别俄军将领去前线视察的行动,无论是事前策划,还是具体实施过程的相关安保密级都是非常高的,能现场参与的人员也必定经过严格筛选。
退一万步讲,一旦出现指挥所遇袭等突发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出现“亲眼目睹”并向美乌方爆料的人士,那北极熊的情报人员就都是吃干饭的了。
疑点二:为什么俄官方没有反驳“谣言”
让人感到诡异的是,“俄总参谋长遇袭”的谣言在乌方和西方媒体以及国外社交媒体上已经传播了多天,截至目前无论俄军方还是俄主流媒体都没有进行回应和澄清,甚至俄主流媒体都没有进行转载。
这似乎显得很反常。
但这真的反常吗?老刘觉得,这还真不算反常,这就是俄军方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中应对乌方和西方的信息战的一种常规操作——你说你的,我通报我的,不直接回应一些负面的敏感议题。
比如,四月初,乌军方宣称击落了一架苏-35,还在国外社交媒体上放出一系列看起来很像飞机残骸的照片,但俄军方的态度就是不回应。
4月24日,乌克兰军方宣布,23日当天乌军击落了17个俄军空中目标,其中包括苏-34、苏-35、苏-25三架战机。俄军方的态度还是不回应,俄国防部发言人只是照常宣布俄方的最新战果。而综合比较一下,俄乌的战果则能看出,明显乌方提供的数据水分过大,因此也就让自身的战报可信度大大降低。
截至目前似乎只有少数几家俄媒体对俄总长视察乌东前线消息进行了报道,比如一家名为《莫斯科时报》的英文网站。据了解,《莫斯科时报》是面向在俄外国人和说英语的俄罗斯人的报纸。自俄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已全面转为网上发行的《莫斯科时报》被俄监管机构封锁。
图片
再比如,俄军工综合体网站2日援引美国媒体的报道称,俄罗斯总参谋长、陆军上将瓦列里·格拉西莫夫访问乌克兰,参观了哈尔科夫地区伊久姆市附近的俄军前沿阵地。
当地时间11日,奥地利总理内哈默在与俄总统普京会谈后表示,会谈是坦诚、直接和艰难的。
2022-04-13 14:28:47俄乌乌东决战一触即发?多位专家解读当地时间2月22日,土耳其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决定违反了明斯克协议,侵犯了乌克兰的政治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2022-02-23 17:21:20土方:俄承认乌东两区独立不可接受据香港亚洲时报网站5月27日报道,乌克兰战争势头“正在向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
2022-05-30 09:34:50俄在乌东加速推进据路透社莫斯科2月15日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说,国家杜马15日投票决定,要求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得到俄罗斯支持的地区独立。
2022-02-16 14:50:52俄国家杜马敦促普京承认乌东两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