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印度来说,中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中印关系长期保持在低位徘徊不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长期将中印边境摩擦与中印关系挂钩最后是在消耗印度的资源。
钱峰说,事实上中印两国在边境冲突爆发之前一直在地区重大问题上有良好合作,立场和看法都是相近相似的,而边境冲突爆发后,一些激进舆论甚嚣尘上,掩盖住了双方合作的机会,导致双方对对方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在印度民众看来,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变得强大了,中国更咄咄逼人,中巴经济走廊加强了对印度的威胁,认为印度被中国霸凌了。而中国方面,也有声音放大了“印度全面倒向美国”的观点,认为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印度已经全面反华,成为美国的马前卒,丧失外交独立性。
钱峰认为,因此这次俄乌冲突的发展让中印双方在地区重大国际问题立场的共同之处更加清晰的展露出来。中印两国都反对靠制裁威胁来解决地区争端,在地区问题上保持中立立场,印度不跟随美国、外交政策的独立性没有丧失。大目标上,可以也应该继续站在一起。
1988年时任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后,印方扭转了此前数十年将边界问题与双边关系捆绑的执念,同意与中方在寻求公平合理解决边界遗留问题的同时,积极发展其他方面的关系,这也为后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时代在发展,两国不能再走回头路。
龙兴春说,事实上我看到一些印度学者的评论,现在印度国内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霸道做法非常反感,美国现在动不动就威胁制裁,在印度80%石油靠进口,在德国等欧洲国家还没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的前提下,美国却指责印度没有停止进口,美国自己制造冲突,却让新德里为之埋单。
现在能源价格上涨对印度影响已经很严重,老百姓生活成本上升,我们知道印度农业很脆弱,石油价格上涨带动机器成本增加,华盛顿丝毫不考虑印度的处境,不尊重印度的利益。而且在印美关系史上美国多次背叛印度,这次华盛顿的强硬作派再度引发印国内民意的强烈反弹。
龙兴春认为,印方应该看到,乌克兰的前车之鉴不远,大国怎么避免安全困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来一些问题和纠纷可以通过建设性方式解决,最后走到用对抗来解决的地步,冲突就会发生,大国应该有智慧去破解安全困境。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