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在观网陪你看韩国的谷智轩。就在刚才,第20届韩国总统大选结果出炉——前检察总长、“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获胜。时隔五年,韩国又迎来了保守派总统。尴尬的是,当年正是尹锡悦,亲手把“前辈”朴槿惠送进监狱,算是老“横跳怪”了。
由于历史原因,韩国大选结果高度可控,无非是保守、进步两派轮流坐庄。总统下台后,基本难逃清算。“青瓦台魔咒”,也成了中文互联网上,为人津津乐道的梗。但本次选举却大不相同:两名候选人丑闻频出,支持率胶着,悬念保持到了最后一刻;原本严肃的政策讨论,被相互之间的人身攻击所掩盖。尹锡悦这次,大打“政治素人”、“反文斗士”等人设牌,还经常口无遮拦,被称为韩国“懂王”。他为什么能赢?又会将韩国带向何方?文在寅“文书记”,也注定难逃“青瓦台魔咒”吗?本期《轩讲》,我们就来聊聊这场奇葩的韩国大选。
进入正题前,先介绍下韩国大选的背景。1987年韩国修宪,实行直接选举制,总统任期5年,不可连任。韩国的“民主转型”,是军政府中的温和派,与社会上的进步派,妥协的结果。为了杜绝“全小将”再起,韩国宪法严格限制总统任期;但为了政权平稳过渡,又没有过多限制总统的权力,留下了一个“帝王式总统制”。
由于历史原因,韩国宪法严格限制总统的任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总统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巨大的预算和人事权力,但任期又只有五年,往往来不及做成什么事。最能出政绩的办法,就是推翻前任的政策,搞“清算”。韩国的检察官们,能把一众前总统逼到自杀坐牢,能量巨大。事实上,韩国监察厅隶属于司法部,归行政部门管。总统有权提名检察总长,又手握特赦的大权,不需要国会批准。所谓的“司法独立”,实则是党争、排除异己的工具。反过来说,总统的权力过大,也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韩国参与竞选,要缴纳高昂保证金,万一得票率不够,这押金是不给退的。大选成为烧钱游戏,各大企业、财团慷慨解囊,换取权力寻租。所以韩国的前总统们,注定“不太干净”,只要想查,总能查出点东西。
韩国的政党经常聚散离合,大部分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年。议员为了争取席位,主动巴结赢面大的总统候选人。政党反复横跳、乱改主张,都是家常便饭。外界对韩国的政党,基本没啥印象。但不管怎么变,韩国政坛,还是按意识形态站队,进步派、保守派形成稳定的“双雄对立”格局。自1998年金大中当选总统以来,每过10年,韩国政治就经历一轮保守派、进步派轮换。这里面有地域主义、代际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许多韩国人,甚至不关心候选人的具体纲领,只按照意识形态归属投票。反过来说,这也掐死了中间派参选的道路。
韩国政治是一场金钱与腐败的游戏,前总统身上大多留有把柄
目前执政的共同民主党,属于进步派,可以追溯到金大中领导的新千年民主党。换到保守派这边,前总统朴槿惠被弹劾后,她领导的新世界党分裂。“反朴势力”另起门户,成立“正党”;留下来的,则改名为自由韩国党。2020年国会大选前,自由韩国党拉拢了一批零散的新旧保守小党,合并成如今的国民力量党。
本次大选的终极对决,就在国民力量党,和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之间展开。一个是尹锡悦,一个是李在明。根据3月2日公布的各项民调,两人支持率都在45%上下,选情非常胶着,与2017年文在寅上台时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当年朴槿惠被弹劾下台,民间“倒朴”情绪高涨,连累保守派选情低迷,而保守派内部,也因为“倒朴”与“挺朴”,产生了内讧。文在寅一路吊打,选前一个月的民调,和最后的结果,几乎没区别。但这次大选,情况很不一样。首先,文在寅的支持率,到现在还有43%,创韩国总统末期之最。所以,在野党打这张“反现任”的牌,肯定不如之前那么有效。其次,两大候选人,政见不咋地,爆丑闻的本事,倒是你追我赶,可谓是“乌龟莫笑鳖,都在泥中歇”。一场总统大选,成了“吃瓜大会”,老百姓就是比烂,都比不出哪个更烂。
简单介绍下这两个人。先说李在明。这位老哥,经历比较励志,出生在庆尚北道安东市,一个以烧地开荒为业的穷苦人家。李在明曾在工厂里干了六年童工,半工半读考上了韩国中央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当上了人权律师,为劳工维权。从政后,当过城南市市长和京畿道知事。城南市就在首尔隔壁,京畿道则环绕首尔,人口和GDP,差不多都占韩国的四分之一。
直到投票前,两位候选人的民调都杀的难舍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