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去年10月在南海撞上海底山脉的事故,被普遍认为与美国海军对该海域不够熟悉有关。然而就连五角大楼也承认,想要对南海这样的敏感海域快速展开大规模水文调查实在是阻力太大——“声呐无铜、捞走无用”的网络段子可不是纯属吹牛。
为解决这个难题,美国海军变出了新花样。
美国《防务新闻》8日称,随着美国海军加快向全球小型港口和新的作战环境部署,美国海军气象和海洋司令部的工作量正在增加。
从2019年开始,美国海军将濒海战斗舰定期部署到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这些轻型舰艇吃水浅,可以进入大型船只无法进入的港口。特别是随着美国海军的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远征先进基地概念不断推进,美国海军轻型舰艇在整个太平洋岛屿和沿海地区进行机动部署的需求猛增。例如菲律宾巴拉望的公主港等小型港口,就被评为美国濒海战斗舰表现最佳的停靠港口。
然而与传统大型舰艇面临的情况类似,这些轻型舰艇在部署时同样需要掌握周边水文情况,甚至因为它们经常出入陌生的近岸水域,因此对水文调查的需求更为迫切。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斯坦尼斯航天中心领导海军气象和海洋司令部的罗恩·皮雷特少将表示,该司令部在支持例如航母打击群等大型舰艇部署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能否对部署在偏远地区的小型舰艇提供同样水平的支持?”
报道称,随着美国海军计划分散部署其舰队,目前该司令部正在利用无人驾驶和半自主技术以及全球合作伙伴的协助,获得海军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具体怎么做呢?“当美国海军想要在尚未勘测的区域开展行动时,首选的可能是由军事海运司令部运营的‘探路者’级海洋测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