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这也是所有人最没想到的一点,虽然是基于市场上最流行的美国大皮卡,加上一些竞赛用部件开发的,但是这三种ISV的可靠性居然很差,在美军的测试中各种抛锚损坏,完全吃不消战场环境。
如果说前面两个问题还能归结为ISV车设计概念固有的缺陷,但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汽车工业居然无法为美军提供一种可靠的运输车,这事儿要不是这次美军自己曝光,你敢信?
另一件事,美国国防部前几天开了个会,把美国30多个军火公司的CEO请到国防部,讨论高超声速技术发展问题。
在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讲话表示国防部将会牵头落实加强高超声速技术测试场地和基础实验平台,提出以“提高测试密度, 快速失败和学习”为下一阶段高超声速技术发展的指导思路。
会上洛克希德公司老总代表国防工业界表示希望美国政府加大投资开发高超声速技术力度,提出每年需要追加50亿美元,才有可能实现美军要求追赶中国的目标。双方经过讨价还价,会议结束时把这个数字谈到了30亿。
应该说这个会议也挺有意思的,有参加会议的CEO表示类似的会议在过去二十五年里召开过3次,基本上可以说是美国国防工业界和军方的最高规格协商了。
洛克希德:要加钱
但是这个“快速失败”的说法就很有意思,它表明美国目前在高超声速技术方面其实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需要对各种可行技术路线都试一试。从2014年中国首次进行洲际射程飞行器“绕圈圈”试飞,到今年已经8年了,美国仍然没有找到一条追赶的道路,这事情本身就离谱。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超强实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远超过其他国家的科技实力上,如果它在这方面的优势面临崩溃,那么美国这种以压迫对手战略空间为基础的进攻战略也就无以为继。
在科技发展放缓的时候,可以用概念刺激股市,在综合国力下降的时候,可以靠虚拟国际危机,但这样的“虚拟实力”碰到了需要真实检验的时候呢?很大程度上这就是为何美国在亚太地区无法制造虚拟危机,或者说不敢制造虚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