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俄军又组建了应对与美军大规模冲突的新型的装甲军,回到了冷战时期的大规模装甲集群的编制,而这也同样是已经久疏正规战阵的美军旅级战斗队无法很好应对的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美军发现经过多年军改,自己变成了一支只能快速调动,镇压缺乏现代化武器装备弱敌的军队,一旦与对等对手展开正面的大规模较量,几乎是必然吃亏的。
这就是美军这次军改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大规模作战能力缺陷”。
那么其实这件事吧,美军这几年来也一直都在说,天天说要“应对正规战争”、“准备对抗对等对手”,但主要都是在搞新装备,对编制体制调整呢,直到这次的《路线图》之前,依然只能说是在修修补补。
在这次发布《路线图》之前,美国陆军主要在新编制体制方面进行的变革就是设立“全域作战特遣队”,这个组织方式,也是一个“过渡性”单位,在欧洲,“全域特遣队”相当于一个自带电子对抗、电子侦察、通信情报、无人机、高空气球和机动短程防空单位的火箭炮旅;在亚洲,“全域特遣队”相当于一个自带各种辅助单位的战术导弹旅。
全新的多域旅和经过多年转战洗礼转型治安军的美军现役部队也需要磨合,图为多域旅与82空降师进行联合演习,相比满身高科技零碎的多域旅,82师的军官们显得非常“土包子”
从根本上来说,这个“特遣队”和俄罗斯的“合成营”类似,都是把以前掌握在高级司令部手里的直属支援力量集合起来,用来支援下面那些缺乏新质作战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的单位作战——只不过,俄罗斯的合成营支援的是东乌克兰亲俄武装这样的乌合之众,而美军多域旅支援的是看起来装备精良但编制体制、组织方式已经与时代脱节的美军各种“旅级战斗队”。
换言之,在欧洲如果近期发生局部冲突,地面战场其实是掌握着远程打击火力的“多域特遣队”和“合成营”在斗智斗勇,而旅级战斗队的地位,就直接跌落到和亲俄武装一样,前排填线而已了。
至于在亚洲呢,陆军几个多域特遣旅也好,海军和陆战队的“分布式杀伤”,空军的“马赛克战”也好,各个都想着靠自己一个军种就能对抗对手三军融合的作战体系的优势……基本就是在搞笑了。
多域旅显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作为非常时期的过渡举措。美国陆军这次的长期计划又如何呢?
欧洲多域旅主要装备各种火箭炮
亚洲多域旅就等着LRHW到位可以撑场面,当然现在还得等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