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俄罗斯的柔性攻势受阻并被推回,导致中东欧地区从此前的“东进基地”迅速转变为“东部前线”,安全对抗取代发展合作成为大国关系在这一地区的主题,反过来又放大了东西欧之间在战略目标和政策优先上的差异,加剧了欧盟的内卷态势。
首先是利益难以平衡。中东欧国家不仅出于自身能源利益考虑反对“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还从自身安全利益出发抵制法德对俄罗斯保持接触的政策主张。其次是观念难以融合。东西欧国家在法治形态、堕胎以及少数人群权益保护等问题上的尖锐分歧已经难以掩盖。最后是目标难以协调。在法国等西欧国家高喊“战略自主”的同时,一些中东欧国家却基于对欧盟的不信任,极力拉拢美国入局,前有波兰后有立陶宛要求美军“永远驻扎”,无疑是在让马克龙提倡的“欧洲战略主权”成为笑话。
欧盟内部的东西对峙和大国博弈的水深火热,正在重新塑造欧盟的东部边界。在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内部获得足够话语权之前,来自法德的软拉硬压、俄罗斯能源和地缘手段双管齐下以及美国的分化利用,仍是主要决定因素。在美国升级对俄罗斯的战略围堵、迫使后者向西方提出重回“1997年欧俄分界线”的同时,马克龙与欧尔班之间互称“政治对手”和“欧盟伙伴”、欧盟向它的“东部伙伴”重申“建立在法治、治理、基本权利和民主原则上的共同价值观是伙伴关系的基石”,这些场景就显得尤为意味深长,也难免意境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