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5更是世界上第一款双3的战斗机,3倍音速+30000米的高升限让其成为了可以仅依靠速度就可摆脱空空导弹的战斗机,海湾战争中更是有击落F/A-18的记录。
从中国空军的米格情怀 谈米格没落
个人认为,米格的真正没落是从米格-29开始的,当时的前苏联的所有作战飞机都落后西方,所以急需一款能与F-15真正抗衡的战斗机,而苏-27迟迟未出,只能用米格-29顶上,作为前线战斗机的米格-29又走回来老路,机械操控、落后的航电以及人工信心化工程,糟糕的制造工艺和机体发动机寿命成为了其致命的短板,但作为前线战斗机,早期A型其可搭载2枚中距空空导弹和4枚近距格斗弹,对地攻击可携带各类非制导炸弹和火箭弹,配合头盔瞄准系统的米格-29空中格斗能力一流,单从性能上来看,绝对可以与F-15C、F-16C一决高下。
前面我也说过,前线战斗机被定义成消耗品其次是作为陆军的附属物存在的,所以独立作战能力极差,也就是说,如果脱离了前苏联的作战体系,或者是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米格-29的战斗力很难发挥出来,这样就是超级靶机的由来。米格-29的失利加上苏联解体米格开始走下坡路,本来有期望通过中国空军的米格情怀来翻盘,但中国空军是要把空军作为独立作战兵种的,所以果断放弃了米格-29,选择了苏-27。
从作战效能来看,米格-29就是放大版的米格-21,与米格-23和米格-25在独立作战方面基本毫无可比性,米格集团在米格-23、米格-25的时代已经基本摆脱了前线战斗机的影子,因为核武器的出现,重启世界大战基本不可能,但地区冲突以及局部战争会大量增加,战斗机独立作战能力以及高维护性高寿命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此次航展虽然米格集团展示了三款隐身战机,但如果其思路不改变的话,还是抱着前线战机的思想,那么米格战机还是会败走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