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军事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网5月31日报道称,针对近期中国网络上出现的所谓“轰-20计算机图像”,俄罗斯军事观察员瓦西里·卡申在媒体平台上撰写了一则文章,对这款中国隐身轰炸机的性能特点以及实战意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然而,在此之前,已有知情人士指出,近期流传于网络的所谓“轰-20设计图”纯属军迷依据自己的想象制作而成,与所谓的“轰-20”实机并无直接关联。
西飞宣传片中出现的飞翼式布局军机报道称,卡申预计中国正在研发的洲际战略轰炸机将采用亚音速设计,外观采用飞翼式布局且具备隐身能力,最大起飞重量高达200吨。他说道,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作战范围覆盖整个东亚、南亚以及西太平洋直至“第二岛链”的轰炸机,包括轰-6K、轰-6N和轰-6J,它们装备有多种亚音速和超音速巡航导弹,甚至还可能配备了空基弹道导弹,旨在打击敌方舰船和地面目标。卡申认为,中国现役轰炸机不需要穿越敌方的防空系统,因为它们属于中程导弹的运载平台,拥有强大的电子战系统。而在压制敌方防空系统后,轰-6K可以使用常规制导炸弹直接在对方领土上空作战。与此同时,在中国未来战斗机和无人机以及火箭军的支持下,这些轰炸机将能够完成地区控制任务。
俄军苏-35战斗机视角下的轰-6K“战神”轰炸机据报道,卡申还写道,(相比于中国现役轰炸机而言)造价高昂的轰-20可能将被用于执行其他任务,包括对美国实施战略遏制、向全球进行力量投射,而美国和俄罗斯就使用(战略)轰炸机参与这类行动。实际上,非核载体的常规轰炸机是一种全球性的力量投射工具,能够执行那些通常被分配给海军的某些任务,运行成本较低且速度更快。另一方面,这类轰炸机在本国领土上(起飞)就能够对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发动巡航导弹打击。他还举例称,俄罗斯在叙利亚使用轰炸机,并在世界各地派出图-95和图-160战略轰炸机参与旨在展示本国军事力量的演习,都证明了这一点。卡申分析称,中国高度重视提升军队保护本国全球利益的能力,因此新型轰炸机可以被视为中国的全球打击系统。而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伙伴关系或许意味着,一旦有需要,这种轰炸机可以直接飞越巴基斯坦领空,并迅速出现在印度洋、中东和非洲的上空。此外,隐身轰炸机的另一大用途在于打击潜在敌人的水面舰艇,因为这类军机飞行时间长,安装有功能强大的雷达系统,可侦测敌方航母打击群并对其展开长时间的监视,在必要时甚至可以在不被发现的前提下进入敌方武器射程内。然而,卡申认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中国使用隐身轰炸机对美国展开核威慑存在一定的困难。他写道,为对美国(本土)实施打击,“轰-20”必须穿越高度军事化的“岛链”地区以及由大量敌舰设防的大洋区域,以此才能接近美国的西海岸。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隐身性和远程飞行能力都将是“轰-20”至关重要的性能。
某中国军事杂志刊登的第四期彩图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已有相关人士对近期引发热议的所谓“轰-20计算机图像”进行了辟谣。当地时间5月25日,有知情人士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境外媒体热炒的中国军事杂志刊登的图片,实际上并非刊发于该杂志的同一期。其中一张是该杂志第六期的封面,另外的则是第四期杂志的彩图,实际上是同一个军事爱好者自己绘制的。而无论是在第六期的封面故事中,还是在第四期杂志中,作者都没有说图片中出现的机型是中国未来的轰-20。境外媒体引用的一些专家所说的参数,也是这些专家自己“脑补”的。知情人士强调,实际上,该杂志第六期的封面故事说的都是美俄轰炸机的发展,甚至没提中国,完全是境外媒体将其和所谓的轰-20硬联系到一起。按照中国公布重大型号的习惯和传统,官方不会选择一份军事科技类杂志来首次公布重大型号的核心信息。不过,还有一位军事专家表示,即便中国发展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从一个大国角度看也无可厚非,境外媒体不必大惊小怪。从美俄目前正在发展的轰炸机来看,未来的轰炸机一定也使用隐形技术、具备较强突防能力。而飞翼是能比较好地满足上述需求的构型之一,这也正是很多军事爱好者的电脑绘画作品中的未来战略轰炸机,基本是飞翼布局为主的原因之一。(责任编辑:傅鑫、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