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伊朗外长阿拉格齐24日凌晨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尚未就停火达成任何“协议”,“但只要以色列政权在德黑兰时间凌晨4时之前停止非法侵略,伊朗就无意在此之后继续采取反击行动”。他还称,伊朗“强大的武装部队为惩罚以色列的侵略行径而采取的军事行动一直持续到凌晨4时的最后一刻”。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报道,伊朗24日对以方实施了数轮袭击后开始停火。以媒称,伊朗当天向以方发射了6波导弹,造成至少4人死亡、20多人受伤。
在此之前,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23日晚发表声明说,为回应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侵略行径,伊朗当天对位于卡塔尔的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进行了导弹打击。
不过,特朗普对此声称,没有美国人受伤,且袭击几乎没有造成任何损失,他感谢“伊朗提前通知美国”。他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伊朗的反应“非常软弱”。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新闻网(IRINN)则反唇相讥称,在伊朗袭击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后不久,特朗普就“以近乎乞求的方式”要求停火。
真和平还是幻象
英国《经济学人》24日称,尽管以伊同意停火,但中东地区仍面临三个问题:以伊停火能否维持,相关方是否会达成后续外交协议来限制伊朗核计划,战后中东地区是否会变得更加稳定?报道称,“美国戏剧性的干预和戏剧性的停火并不意味着持久的和平”。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就在美国隐形轰炸机袭击伊朗核设施48小时后,特朗普就宣布以伊将“全面停火”,并宣扬自己作为和平缔造者和完美交易促成者的形象。不过中东的停火往往脆弱且转瞬即逝,以色列和伊朗最新的袭击就凸显了这一点。报道称,中东素有“美国总统的坟场”之称,最终人们会看到特朗普所谓的突破是真和平还是又一个幻象。(责任编辑: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