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下令发动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后,迫不及待地宣布“彻底摧毁了伊朗核设施”,但外界普遍对此并不认同。随着爆炸的硝烟散去,各国都在高度关注伊朗核设施的受损情况。
福尔道:六个炸洞意味着什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3日称,特朗普将美军对伊朗核设施的此次攻击描述为“惊人的军事成功”,并宣称这些核设施已经“完全被摧毁”。但西方军方消息人士告诉CNN,现在就下结论认为十几枚美国巨型钻地炸弹和“战斧”巡航导弹完全摧毁了伊朗核设施,还为时过早。
福尔道核设施附近出现6个洞。(图源:Maxar公司)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3日称,这项被称为“午夜之锤行动”的美军秘密任务空袭了伊朗的3处核设施——福尔道(原译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美国参联会主席丹·凯恩随后在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架B-2“幽灵”战略轰炸机各自挂载2枚GBU-57巨型钻地炸弹,对福尔道和纳坦兹的目标区域实施精确空袭,另一艘美国核潜艇发射的20多枚“战斧”导弹对伊斯法罕发动攻击。“初步作战损害评估表明,所有3个地点都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由于GBU-57巨型钻地炸弹只能钻透约65米的深度,因此需要2枚钻地炸弹向同一个位置连续攻击,才有可能破坏藏身于地下约100米的福尔道核设施的主体建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称,根据美军公布的信息,6架B-2向福尔道核设施所在区域投掷了12枚GBU-57钻地炸弹。美国商业卫星图像公司Maxar发布的美军空袭前后的卫星照片显示,福尔道核设施所在的山区附近出现两处轰炸痕迹,每处各有3个巨大的炸洞。同时该设施所在的山坡颜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覆盖着大片爆炸后产生的蓝灰色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