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断向边境地区调兵遣将,加派了不少人员和主战装备,其中就包括目前最先进的美制AH-64E“阿帕奇”重型武装直升机。尽管数量不多,但是这批AH-64E“阿帕奇”的到来,确确实实是显著增强了他们军队的低空火力支援能力。这批AH-64E“阿帕奇”的到来,也引发了外界对于直-10上高原的期待关注。
在外界看来,直-10上高原部署是对AH-64E“阿帕奇”的最好回应。不过,由于直-10的早期型号没有用上最理想的发动机,加上曾经传出直-10在巴基斯坦参加高原测试时成绩不理想等一系列消息,部分人也因此对直-10能否上高原表示怀疑。
熟悉直升机飞行原理的军迷都应该知道,高原对于直升机这种航空器非常“不友好”。这是因为高原地区海拔较高,空气比较稀薄,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时,大气密度就只有海平面的60%多,此时直升机桨叶的工作效率会明显下降,升力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严重削弱了直升机的正常飞行性能。
除此之外,高原地区气象条件复杂、地形复杂、昼夜温差大、大风日数多、风沙多……
这些对直升机的日常飞行安全、日常飞行保养均有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中国各类国产军用直升机来说,青藏高原的确是一个“飞行禁区”。但是中国军队又偏偏对高原低空运输有较大的需求,为此中国先后从美国购买“黑鹰”通用直升机、从俄罗斯购买特意增强高原飞行能力的米-171V5/V7运输直升机来初步满足运输需求。
直-10的高原飞行能力完全不用担心,近期官方媒体多次放出直-10在青藏高原展开训练的消息,特别是特意报道直-10武装直升机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昆仑山展开飞行训练,还报道了直-10实际使用武器、和运输直升机混编突防演练、超低空隐蔽突防演练等训练画面。而且早在2018年,就已经报道过直-10上高原训练了。这些报道都说明青藏高原早已经不是直-10的“飞行禁区”。
以前直-10要上高原的确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如今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了。最近几年,随着涡轴-9发动机的持续改进,直-10的动力愈发充沛。越来越多的直-10都开始在前后飞行员座舱两侧、发动机短舱位置上加装防弹陶瓷装甲板,以提升直-10的抗打击能力,这些举动都说明直-10的动力系统有较大提升,高原飞行能力自然也会同步增强。
另外,越来越多的直-10还把此前缺装的紫外线导弹逼近告警器重新装上了,有效提升直-10的“软防护”能力。直-10武装直升机的信号特征比较弱,配备发动机喷口红外抑制装置,低噪音旋翼可以减低飞行噪音,甚至有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的隐身设计,可以大幅度降低直升机的信号特征。
实际上,“阿帕奇”的高原性能很一般,美军早在阿富汗战争时期使用“阿帕奇”在高原执行任务的时,就发现尽管“阿帕奇”号称升限6000米,但在4000米高原时的飞行性能就已经受限。结论是“阿帕奇”不适合高原作战,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悬停或机动情况下。印度空军也发现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不适合高原作战,但不知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阿帕奇”。
相比之下,解放军的直-10武装直升机的高原性能更好。同样是最大起飞重量时,直-10直升机的功重比为319千瓦/吨,高于AH-64E“阿帕奇”的285.8千瓦/吨。直-10在高海拔地区的性能下降程度要明显低于AH-64E“阿帕奇”。即使是印度自行研制的LCH武装直升机,高原性能也比“阿帕奇”更好。更适合部署在海拔5000~6000米的高原地区。
很多网友依然羡慕印度从美国买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夸奖美国造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作战性能有多么厉害,然后担心中国这边的直-10武装直升机有多么的弱。
这时候,我就想反问一句,你们为什么不比一下双方可能的武装直升机参战数量呢?
例如在西部中印方向,印度最多能有22架“阿帕奇”直升机,而中方这边有四五个陆航旅,至少有120架的直-19和直-10直升机。
解放军在西部战区部署了规模庞大的陆军航空兵部队,包括几个集团军的陆航旅,新疆和西藏军区的陆航不得,大约拥有8个以上攻击直升机大队,13个运输直升机大队,攻击直升机近120架,运输直升机150架,规模甚至要超过印度整个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总数量。
那么,哪一边更能打呢?
要知道,军队作战力量之间的比较,不是让两件武器之间直接单挑的,因此比较“阿帕奇”和直-10的性能差异没有太多实际意义。而是应该看他们各自成建制的执行作战任务的总体能力。
除了看武器的性能,还要看谁能够在一定战场范围内投入更多的武器数量。(责任编辑:杨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