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装备,无疑都是乌克兰意欲对俄罗斯进行战略反制的利器。通过对俄罗斯本土能源设施的攻击,乌克兰希望能够削弱俄罗斯至少30%的炼油能力,从而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
(乌军多次偷袭俄能源设施,试图以此获得谈判筹码)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乌克兰显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然而,这次波兰媒体的曝光,却像是一枚定时炸弹,将这些辛苦隐匿的设施暴露在俄军的打击范围之下。
一些分析人士猜测,波兰的这种行为看似无心,但背后或许隐藏着其自身的战略考量。作为乌克兰的邻国,波兰在这场冲突中的角色并不简单,既要为自身安全考量,又需应对来自欧盟及北约内部的多重压力。
3、美国的和谈提案,让泽连斯基难以接受
与此同时,美国的态度,也让泽连斯基彻底清醒。
特朗普上台后,急着要摆脱乌克兰这个烂摊子,要求泽连斯基必须接受他的方案:以德涅伯河为界,将乌克兰一分为二,一个归属俄罗斯,一个由欧洲占领。
这使人很容易联想起战后德国的命运,被分割、被占领,直至冷战结束才得以重组。可问题是,乌克兰并不是德国,它既非战败,也不应成为任何国家的附庸。
(特朗普对乌克兰的和谈提案,无异于“割地赔款”)
对于乌克兰的领土主权,这样的方案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何况,其中还涉及到将最具价值的四个州交给俄罗斯,这无异于拱手相让乌克兰的战略核心区域。即便是为了停战,这种近乎“割地赔款”的要求也触动了乌克兰各方的底线。
另一方面,特朗普希望通过这一方案,巧妙地将军事财政负担转嫁给欧洲。然而,在目前欧洲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的背景下,这显然是一种不现实的要求。欧洲国家不仅要应对内部的经济危机,还得被迫支撑越来越增大的军费开销,以面对可能的俄欧对峙。这样的安排无疑令欧洲国家心生不满。
当然,特朗普的算盘打得也并不单纯。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确保美国在这场冲突中的最大利益,而非乌克兰人的未来。乌克兰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贯穿其境内的重要天然气管道,才是特朗普真正感兴趣的“战利品”。(责任编辑:杨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