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晨枫】
在受到抗议之后,美国副总统万斯修改了28日开始的格陵兰之行,取消对格陵兰社会层面的访问,只前往美国的皮图菲克军事基地。为此,丹麦还小得意了一把,认为这是自己的“外交胜利”。
皮图菲克基地在图中Qaanaaq(Thule)的峡湾对岸,深入北极圈达1120公里,是最北方的美军基地。基地原名就是Thule空军基地,空军和太空军分家后,取附近因努特小村的名字,改名皮图菲克基地。
美国对格陵兰念念不忘,无非是看中了它的重要战略意义。穿越北冰洋的航线是俄罗斯和东亚通往北美的最短空中途径,这里位置居中,很自然地成为导弹防御和空间监控的关键基地。不过皮图菲克不是北极圈里唯一的基地,加拿大在Alert也有一个基地,但主要用于通信监听。
格陵兰还是扼守北冰洋通往大西洋的要道。在苏联时代,红海军最强大的舰队是北方舰队。这里没有波罗的海、黑海的陆地咽喉问题,也没有远东太平洋距离欧洲核心太遥远的问题。北方舰队直插北大西洋是北约的噩梦,要是北大西洋海运线被切断,欧洲就团灭了。所以格陵兰-冰岛-英国(GIUK)线成为主要的海上防线。
在极端情况下,这里也是从欧洲进攻北美大陆的跳板。二战期间,丹麦被德国占领,美国则占领格陵兰,作为对德国入侵北美的预防。同时格陵兰成为北美新造作战飞机飞往欧洲战区的中转站,纽芬兰-格陵兰-冰岛-英国是最重要的航渡航线。德国也确实在格陵兰北部秘密建立了几个气象站,被丹麦人的狗拉雪橇巡逻队发现后,由美军加以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