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认为,开凿巴拿马运河是美巴合作的象征,美国“宽宏大量地将运河交给巴拿马”。对此,巴拿马新闻社批驳说,这并不是华盛顿善意的体现,而是一种历史正义行为,是对巴拿马在国际条约支持下的主权的承认。据美联社报道,巴拿马运河通航之后,就有巴拿马人反对美国对该运河的控制,他们不断斗争要求本国政府接管运河。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报道称,二战结束后,为拿回巴拿马运河,巴国民众进行持续20年的和平抗议活动,直到1964年1月9日“护旗运动”爆发。这场对抗被认为是巴拿马民族主义的第一次真正爆发。
格林表示,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殖民化浪潮席卷全球,加上巴拿马人对美国霸权的怨恨和反抗日益加剧,迫使美国民选官员承认,必须结束对巴拿马主权的持续侵犯。1977年9月,美国和巴拿马签署《卡特-托里霍斯条约》,决定于1999年12月31日将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移交给巴政府。英国《卫报》提到,美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认为这样做可以阻止其他拉美国家倒向苏联。美联社则补充说,到了20世纪70年代,行政成本的急剧增加也是美国放弃对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巴拿马运河问题,美国曾在1989年派兵入侵巴拿马。有组织估计,相关冲突造成巴拿马3500人死亡。
“夺回”运河或要付出沉重代价
“巴拿马运河及其邻近地区的每一平方米都属于巴拿马,并且将继续如此。”对于特朗普“收回”巴拿马运河的言论,穆利诺坚决反击。巴拿马媒体批评美国政府是妄想狂,是“意识形态雇佣兵”。巴拿马商业协会强烈谴责“外国干涉的企图”。该国海事商会则表示,运河是“巴拿马国家不可剥夺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