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查尔斯·弗林宣布,将在印太地区部署“提丰”导弹发射系统,该系统将能够发射对陆攻击型“标准-6”导弹和陆基“战斧”巡航导弹,这是自2019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以来首次实际部署陆基中程导弹。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陆基中导针对目标明显,此举将严重破坏地区战略稳定。从2023年美国核升级的若干举动可以看出,美国的战略作战思路正从过去的全球威慑向保持全球威慑同时应对战区级高烈度军事冲突转变,这也是美愈发重视核实战的体现。此外,未来B-21、陆基中导等武器系统若与高超声速武器结合,极有可能突破核常界限、引发军事误判,带来升级风险。
美国已经对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进行了更新换代,使用了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B61-12核炸弹。
俄罗斯已有的战略核武库与美国构成均势,近年主要聚焦新型核力量建设。10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罗斯已经成功试射一枚“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此外,普京还提到了“先锋”高超声速导弹、“匕首”空射高超声速导弹、“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等新型战略武器。俄罗斯的战略核武库升级换代与美国相比凸显“新概念”,但其威慑效果仍有待检验。
作为欧盟唯一的核国家且是联合国五常之一,7月,法国空军试射一枚ASMP-A空射核导弹、11月18日,法国在其西南部朗德地区成功试射了M-51潜射弹道导弹。此番举动意在向国际社会显示法国在世界尤其是欧洲地区的军事影响力。此外,今年法国还一次部署了3艘“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同时出海戒备,这是冷战后首次。英国则继续研发建造下一代“继承者”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该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将继续采用美国制造的“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美英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未来会愈发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