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俄乌开战前,中国提前买下1000台发动机,西方已懵圈,中俄到底想干啥?(3)

2023-08-16 09:30:03 来源:科大烽火

然而,虽然此时的解放军已经完成了国产化的D-30发动机,即涡扇-18的研制工作。但考虑到所有武器装备在研制完成后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展到大规模量产。

【涡扇-18发动机首飞成功】

所以我们不难推测,在涡扇-20发动机还没有完成研制的19、20年,以涡扇-18的年产量很可能不足以同时供应解放军在运-20与轰-6上的双端消耗。更不用说随着中美之间战略态势的变化,这一消耗速度随时都有可能在未来迎来飞速增长。

为了解决这一燃眉之急,中国能做的除了加大涡扇-18的生产规模外,就是从俄罗斯进口大量成品发动机,用以维持运-20与轰-6生产计划的稳定。

好在,这终归只是中国在特殊战略环境下所作出的一个特殊决定,并不具备普遍性。因为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后,中国的涡扇-10、涡扇-18等对标俄制发动机的国产发动机也纷纷进入到了稳定量产状态。

【涡扇-20版运-20与涡扇-18版运-20对比】

加上涡扇-15、涡扇-20等性能领先俄制发动机的国产新一代发动机先后完成研制。今天的解放军已经具备了彻底摆脱对俄制发动机的依赖,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实现完全国产化的能力。

当然,中国摆脱对俄制发动机需求并不意味着中俄之间不会再有军事合作。相反,由于双方不再对对方技术有硬性依赖,使得中俄两国能够更高效的展开一系列联合研制项目。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表示要对缴获的西方武器装备进行逆向工程,就是这样一个契机。而随着这样的合作越来越多,未来的中俄两军也很可能会开始装备集中俄各家之所长的先进武器装备。(责任编辑杨靖)

(责任编辑杨靖)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