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航母建造过程中,苏联已经决定取消天空哨兵雷达,虽然当时整个舰桥的建造已经完成,相控阵雷达的安装位置也已留出,但最后还是花费了近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舰桥的改造,改装为1部MR-710三座标和2部改进的MR-650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在“瓦良格”号换装的雷达中,“顶板“雷达用于日常对空探测和警戒,MR-650雷达用于远程对空警戒和辅助指挥舰载机作战。虽然MR-650雷达采用传统机械扫描,但在高低方向实现了电子频扫,最大400千米的探测距离完全可以满足作战要求,同时探测超过150个目标,同时跟踪40个目标。战时雷达将以每分15转工作,虽然其目标刷新率较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低了一个数量级,但在有舰载预警机的情况下,对作战不会有太大影响。2部MR-650雷达分别布置在舰桥02甲板前后部,每部各负责180度空域,实现全方位空域覆盖。此外,“瓦良格”号的电子战系统也进行了更新,安装了4座最新的TK-146BR电子战系统,舰桥左右两侧互为对称,各覆盖180度方位,其技术和功能与美国海军装备的SLQ-32综合电子战系统类似,主要用于防御敌方反航导弹的攻击,具有探测、截获、跟踪、干扰的能力。总体上看,“瓦良格”号的雷达系统虽然较“库兹涅佐夫”号有了相当的简化,但综合探测能力并没有明显下降,特别是在可能装备固定翼预警机后,无论其对中高空目标还是中低空探测能力、跟踪数量、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舰载机指挥能力都将会明显超过“库兹涅佐夫”号,只是最后这些都因为苏联的解体而成为泡影。
1143.5型“库兹涅佐夫”号受苏联解体及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并未完全发挥航母的应有性能,在有限的活动中始终故障不断、黑烟滚滚,甚至连接坠机,年久失修已不堪重负,而经济压力又使几次大修最终以刷漆告终。对暂时无法建造新航母的俄罗斯来讲,让“库兹涅佐夫”号继续服役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对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修时必须的,然而仅仅大修又是不够的,原因在于俄罗斯海军和苏联海军的的军事战略是不同的,苏联庞大的红色舰队已大半消失,俄罗斯当下所面临的军事环境需要的是一艘纯粹的、在战术上具备高度灵活性的“平甲板军舰”。因此“库兹涅佐夫”号入坞实际上是集大修、翻新与升级于一体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