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特点
F/A-18战斗机A至D型能执行空对空和空对地攻击任务,E/F携带自卫空空导弹时还能执行攻击性加油机的任务。其主要担负的任务包括舰队防空、压制敌防空火力、拦截、自我护航、进攻性和防御性空战和近距离空战支援。F/A-18一般部署在航母上,与航母战斗群一起执行部署任务。
气动结构
机型
F/A-18战斗攻击机布局上采用双发后掠翼和双垂尾的总体布局,机翼面积为37.16 平方米,以改善低速性能。机翼为悬臂中单翼,后掠角不大,前缘装有全翼展机动襟翼,后缘内侧有液压动作的襟翼和副翼,前后缘襟翼的偏转均由计算机控制。自动改变机翼弯度,以便在整个性能包线内达到最佳升阻比。后缘外侧的副翼可作为襟副翼使用进一步增强低速操控性,襟翼和副翼也可差动用于滚转控制。停降在舰上时,外翼段可以折叠(副翼位于外冀后缘),铰链就在副翼和襟翼的交界处。翼根前缘是一对大边条,一直前伸到座舱两侧,因此可使飞机能在60度的迎角下飞行。
结构
F/A-18机身采用半硬壳结构,主要采用轻合金,增压座舱采用破损安全结构,后机身下部装着舰用的拦阻钩。检查盖采用石墨环氧树脂材料。两台发动机间的隔火板采用钛合金。
尾翼
F/A-18尾翼也采用悬臂结构,平后和垂尾均有后掠角,平尾低于机翼,使飞机大迎角飞行时具有良好的纵向稳定性;略向外倾的双立尾位于全动平尾和机冀之间的机身两侧。全动平尾是铝合金蜂窝结构,石墨/环氧树脂复蒙皮,可用于俯仰控制和滚转控制,作为“尾副翼”增强滚转性能。为了有效利用边条拉出的涡流,F/A-18战斗机还使用了双垂尾的设计。双垂尾前移以填补机翼后缘到平尾之间的间隙,大大减小了跨音速阻力。垂尾前移还减少了尾喷管的干涉气流,同时由于不需要在后机身布置垂尾的支撑结构而减轻总重。
进气口
F/A-18进气口布置在边条下方根部,在大迎角下边条将进气理顺了再进入进气道,使F/A-18战斗机具有了大攻角性能。由于不要求速度达到2马赫,所以就没有使用复杂的可调斜板进气道,而是采用了简单的“D”形进气口,并配有附面层隔离板,两个进气道可动的部件只有边条顶部的放气门。固定附面层隔板可将呆滞附面层气流沿着坡道流向机腹和边条放气门释放掉。垂尾间的后机背安装有双铰链液压控制的减速板,这样在减速板展开时对飞机的俯仰操纵影响最小。
起落架
F/A-18起落架为前三点起落架,前起落架上有供弹射起飞用的牵引杆。座舱采用气密、空调座舱,内装马丁-贝克公司的弹射座椅,风挡和座舱盖分别向前、后开启。为了增加在航母甲板滑行时的稳定性,F/A-18的主轮距增加到3.11米,粗壮的跪式起落架可以承受着舰时7.32米/秒的下降率。主起落架向后并旋转90度收入进气道下方的机腹中,双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前机身。在机身结构中大范围采用了先进复合材料。铝合金占了结构重量的50%,合金钢占了16.7%,钛合金占了12.9%。机翼、垂尾和平尾结构中大量使用了钛合金,机翼折叠接头也是钛合金的。机身约40%的表面是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蒙皮,这种材料占结构总重的9.9%,剩余10.9%的重量是其他各种材料(塑料、橡胶等)。
座舱
F/A-18引入了“玻璃”座舱概念,淘汰了许多表盘仪表,并将原先表盘仪表的信息显示在阴极射线显示器上。同时安装了抬头显示器(HUD),仪表面板上安装了两个多功能阴极射线显示器和一个水平阴极射线显示器。座舱内安装了手不离杆(HOTAS)油门杆和操纵杆,作战中需要使用到的控制开关都集成在了油门杆和操纵杆上。飞行员无需从目标上移开寻找座舱中的开关。座舱内安装了马丁·贝克 US10S(SJU-5/6)零-零火箭助推弹射座椅。
动力系统
F/A-18战斗攻击机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F404-GE-400低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200千克,发动机重量为983千克,推重比7.4,进气道采用固定斜板设计,位于翼根下的机身两侧。飞机内部可带4990千克燃油,还可挂三个副油箱,飞机总载油量可达7979千克。头部右侧上方还装有可收藏的空中加油管。F404是低旁通比涡扇,旁通比0.34,该发动机具有三级钛合金风扇,一排固定进气导向叶片和一排可变导向叶片,七级压气机,前三级为可变叶片定子,最后是单级高低压涡轮。F404发动机结构简单,活动部件相对较少。该发动机在高迎角状态下有很好的压缩机失速特性,即使偶尔失速也能通过发动机和加力燃烧室再次点火迅速自行恢复。发动机响应迅速,从怠速到全加力状态只需4秒。
飞控系统
F/A-18战斗攻击机安装了4余度数字线传飞控系统,是首个安装这种系统的生产型飞机。飞控计算机根据操纵杆和脚蹬输入的数据来控制各个操纵面的偏转量,不允许飞行员飞出超出限制的动作。线传系统采用投票制运行,如果其中一个通道与其他三个通道输出不同,那么该通道就会被判定为失效,并被自动关闭。4余度线传系统在即使两个通道都失效时,只要剩余两个通道输出一致,仍可以继续控制飞机,即使所有通道都失效,仍可通过电动备份系统操纵各翼面。该型的平尾甚至还保留了一路机械操纵备份,在最为极端的情况下,飞行员可继续进行俯仰操纵。
武器系统
外挂弹药
F/A-18战斗攻击机外部能携带13700磅弹药,共有9个外挂架,两个翼尖挂架各可挂1枚AIM-9L空空导弹;两个外翼挂架可带空对地或空对空武器,包括AIM-7“麻雀”空空导弹、AIM-9空空导弹、AIM-120空空导弹、AGM-84反舰导弹,AGM-65空地导弹和AGM-88A导弹;两个内翼挂架可带副油箱或空对地武器;位于发动机短舱下的两个挂架可带“麻雀”导弹或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的AN/ASQ-173激光跟踪器、攻击效果照相机和AN/AAS-38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吊舱等;位于机身中心线的挂架可技副油箱或武器。
F/A-18可携带的空地武器包括GBU-10(10枚)、GBU-12、GBU-24激光制导炸弹、MK82普通炸弹、CBU-58集速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另外可携带B-57、B-61核弹。此外还可以携带AGM-65小牛(Maverick)空对地导弹、AGM-84H增程型距外陆攻导弹(Standoff Land Attack Missile-Expanded Response,SLAM-ER)、AGM-154联合距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JSOW)、AGM-84鱼叉(Harpoon)反舰导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JDAM)、Mk20石眼II(Rockeye Ⅱ)集束炸弹等。
机炮
F/A-18在头部安装有1门M6120毫米六管机炮,备弹570发。弹鼓就安装在APG-65雷达单元后方,机炮口就在机鼻雷达上方。机炮射击时的振动并不会损坏雷达,夜间射击时,风挡前的机炮口火光也不会伤害飞行员的肉眼。飞行员可选择4000或6000发/分的发射速率。两侧边条将机炮口爆炸气团和烟雾分隔至机身上方,阻止其被吸入发动机。
配置
在一般压制敌防空行动中,F/A-18携带2个副油箱,2枚AGM-88A反辐射导弹、2枚AIM-7和2枚AIM-9导弹。在典型的拦截任务中F/A-18一般携带3枚MK20集束炸弹、2个副油箱,2枚AIM-7和2枚AIM-9导弹。在拦截行动中,一在攻击反舰导弹阵地中,F/A-18使用AGM-142“斜视”、斯拉姆、MK80普通炸弹。
航电系统
配置
F/A-18战斗攻击机在对地攻击时,在进气道两侧的“麻雀”挂点上可挂载福特航宇的 AN/AAS-38前视红外(FLIR)吊舱和马丁-玛丽埃塔AN/ASQ-173激光光斑跟踪器/攻击摄像机(LST/SCAM)吊舱。FLIR 吊舱可增强F/A-18的夜间攻击能力,可在座舱的一个CRT上显示实时红外影像。FLIR与F/A-18的其他航电充分整合,其提供的数据可用于武器投放的计算。LST/SCAM用于恶劣天气的精确轰炸,其跟踪装置可锁定目标上反射的激光束,为任务计算机和座舱显示器提供目标位置的信息。LST/SCAM吊舱的早期型号并没有内置激光发射器,所以F/A-18可以根据其他飞机提供目标激光照射来进行激光制导武器的投放。后期的吊舱增加了激光发射器,使F/A-18可自主投放激光制导武器。
F/A-18安装了Itek公司的AN/ALR-67雷达告警接收装置,可对各种电子威胁进行探测、分析、分类并采取对抗措施。飞行员可在座舱显示器上看到这些威胁的信息和方位,然后采用诸如投放箔条和红外诱饵弹这类的主动对抗措施。机背上有两个刀片天线,前一个是柯林斯AN/ARN-118塔康天线,后一个是UHF通讯天线。此外还安装有两台AYK-14数字计算机以及利顿公司的惯性导航系统,两台凯撒公司的多功能显示器和费伦第/本迪克斯公司的中心屏幕显示与乎视显示器等。
雷达
1977年末,休斯公司的AN/APG-65数字多模脉冲多普勒雷达在与威斯汀豪斯公司的竞争中获胜,被选为F/A-18的雷达。APG-65工作在I/J波段(8-12.5GHz),内置可识别和隔离故障的测试设备(BITE)。雷达和武器投放系统共有20多个机载计算机,与雷达相连的计算机负责将机载传感器产生的数据转换成容易理解的信息显示给飞行员,同时这些计算机对投放武器时所需的弹道、偏差、速度和高度等数据进行快速计算,并在HUD和CRT显示器上向飞行员显示相关信息。
火控系统
F/A-18的武器控制系统包括攻击显示分系统、数据处理分系统、参数测量(传感器)分系统和外挂物管理/控制分系统等4个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