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方改进
巴基斯坦于2013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现代化改进版JF-17“雷电”(FC-1“枭龙”)BlockII歼击机的生产线,在距离伊斯兰堡不远的卡姆拉市巴航空联合体飞机制造厂组装。
改进型JF-17 Block II与基础型JF-17的主要区别在于新战机使用补充增强后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分系统、空中加油系统,武器挂架数量适当增加。
升级版JF-17 Block II歼击机还将对外出口。艾哈迈德中将指出,来自中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对JF-17表现出了兴趣。巴基斯坦生产的是与中国联合研制的JF-17“雷电”Block I版战机,该型飞机在巴境内已经组装了50架,最后一架2013年12月18日交付巴空军使用。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首先装备JF-17“雷电”歼击机的国家。迄今为止,巴基斯坦总共订购了150架JF-17战机。预计在Block II改进型号交付完成后,巴空军准备追加订购50架“雷电”歼击机。
巴基斯坦改进版JF-17,能够携带多型空空导弹,包括PL-9、AIM-9P、马特拉“魔术”2等短距格斗导弹,以及PL-11,PL-12(SD-10)和R-27ER1中距拦截导弹。另外加挂激光指示吊舱可以发射多种精确制导空面攻击弹药。巴基斯坦生产的JF-17加装了空中加油管。
双座型
2013年6月17日,第50届法国巴黎国际航空展在巴黎近郊布尔歇机场开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携众多型号在主展馆参展,参展机型(模型)有FC-1“枭龙”单双座战斗机各一架。
2015年11月9日,中航工业成飞召开“‘枭龙’/FC-1双座战斗教练机试制工作动员会”。
2017年4月27日,FC-1“枭龙”双座战斗教练机在成都首飞成功,该机型是在中国枭龙单座战斗机基础上研制开发,具备实战和教学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轻型战斗机,也是当今国际军用战斗机市场上性价比较高、具有超视距空战和精确对地打击能力的第三代轻型多用途双座战斗教练机。基于枭龙飞机问世以来的优异表现、以及枭龙双座机高性价比等优势,枭龙双座机在研制过程中就已经获得了国外订单。
双座枭龙,首先是后掠垂尾,这个新垂尾是为配合新型三轴线传飞控系统设计的,增大的后掠角可能是为了提高方向舵的操纵效率。新型线传飞控意味着能够减轻重量和增加机内空间,从而让Block III装进一些额外设备(如干扰机)。
其次是翼展加大。中航工业在双座枭龙小册子里公布JF-17B的翼展是9.5米,比单座型略有增加,机身长度14.5米(单座型是14.26米)。增加的翼展可能表示有效载荷的增大,而这也是Block III的要求之一。双座枭龙在机身材料上也有所改进,从未涂装的原型机照片看,双座枭龙在垂尾和前机身采用了复合材料蒙皮,这是单座枭龙没有的特点。
双座枭龙并不是中国空军自己的项目,除了满足巴基斯坦需求之外,跟单座枭龙一样,也是主要面向国际出口市场。然而它的出口市场,跟单座枭龙是不完全重合的,除了单座枭龙潜在的轻型单座战斗机客户之外,另外两个群体,即需要“高端”轻型战斗轰炸机撑场子的客户,和近乎拥有第五代战斗机的客户,都是需要双座枭龙的。
受油型
2016年2月,“枭龙”完成增加空中受油功能验证试飞。2015年,“枭龙”飞机先后进行了环控系统等多项改进,增加空中受油功能,是“枭龙”飞机的又一项系统改进。增加空中受油功能,将更好提升“枭龙”飞机的空中续航能力和扩大作战半径,满足客户的要求。
当前三代半战机已成为各国空军的主战机型,“枭龙”想保持竞争力在技术上就必须向这一水平靠拢。有鉴于此,在2013年12月18日开始投产的“枭龙”Block2已全面提高机体中的复合材料使用量,以此控制空重,保障开展对地对海攻击时的有效载荷,使战机的多功能特性获得充分发挥,并确保战机在重载条件下仍然具备能够保证自身安全的机动性。同时,“枭龙”Block2已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这使为其开发拥有长时间、远距离作战需求的用户成为可能。而在升级了航电系统和配备了高速数据链及相关电子战系统后,“枭龙”Block2战机在智能化操作、战场态势感知及信息处理等方面均较先前型号有了质的提高。预测“枭龙”的最新型号Block3将于2018年正式量产,该型号除换装探测效率更高、抗干扰性更强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外,更重要的是在动力上有望配备加力推力达100千牛的国产WS-13“天山”发动机,其动力高于现有机型配备的加力推力85千牛的俄制RD93发动机。此举一旦实现,“枭龙”Block3不仅能够拥有更加强劲的机动性和达到两倍声速的飞行速度,更重要的在于清除了限制产能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