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座枭龙,首先是后掠垂尾,这个新垂尾是为配合新型三轴线传飞控系统设计的,增大的后掠角可能是为了提高方向舵的操纵效率。新型线传飞控意味着能够减轻重量和增加机内空间,从而让Block III装进一些额外设备(如干扰机)。
其次是翼展加大。中航工业在双座枭龙小册子里公布JF-17B的翼展是9.5米,比单座型略有增加,机身长度14.5米(单座型是14.26米)。增加的翼展可能表示有效载荷的增大,而这也是Block III的要求之一。双座枭龙在机身材料上也有所改进,从未涂装的原型机照片看,双座枭龙在垂尾和前机身采用了复合材料蒙皮,这是单座枭龙没有的特点。
双座枭龙并不是中国空军自己的项目,除了满足巴基斯坦需求之外,跟单座枭龙一样,也是主要面向国际出口市场。然而它的出口市场,跟单座枭龙是不完全重合的,除了单座枭龙潜在的轻型单座战斗机客户之外,另外两个群体,即需要“高端”轻型战斗轰炸机撑场子的客户,和近乎拥有第五代战斗机的客户,都是需要双座枭龙的。
2016年2月,“枭龙”完成增加空中受油功能验证试飞。2015年,“枭龙”飞机先后进行了环控系统等多项改进,增加空中受油功能,是“枭龙”飞机的又一项系统改进。增加空中受油功能,将更好提升“枭龙”飞机的空中续航能力和扩大作战半径,满足客户的要求。
当前三代半战机已成为各国空军的主战机型,“枭龙”想保持竞争力在技术上就必须向这一水平靠拢。有鉴于此,在2013年12月18日开始投产的“枭龙”Block2已全面提高机体中的复合材料使用量,以此控制空重,保障开展对地对海攻击时的有效载荷,使战机的多功能特性获得充分发挥,并确保战机在重载条件下仍然具备能够保证自身安全的机动性。同时,“枭龙”Block2已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这使为其开发拥有长时间、远距离作战需求的用户成为可能。而在升级了航电系统和配备了高速数据链及相关电子战系统后,“枭龙”Block2战机在智能化操作、战场态势感知及信息处理等方面均较先前型号有了质的提高。预测“枭龙”的最新型号Block3将于2018年正式量产,该型号除换装探测效率更高、抗干扰性更强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外,更重要的是在动力上有望配备加力推力达100千牛的国产WS-13“天山”发动机,其动力高于现有机型配备的加力推力85千牛的俄制RD93发动机。此举一旦实现,“枭龙”Block3不仅能够拥有更加强劲的机动性和达到两倍声速的飞行速度,更重要的在于清除了限制产能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