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弓-I型中国该导弹是台湾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在1982年从美国生产爱国者系统的雷锡恩公司获得“爱国者”85%的设计技术后开始研制的。分天弓I型、天弓II型和天弓III型(正在研制当中)。其中天弓I型是中低空中近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天弓Ⅱ为中高空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而目前正在研制的III型则是高空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类似于美国的爱国者系统。
天弓-I型中国该导弹是台湾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在1982年从美国生产爱国者系统的雷锡恩公司获得“爱国者”85%的设计技术后开始研制的。分天弓I型、天弓II型和天弓III型(正在研制当中)。其中天弓I型是中低空中近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天弓Ⅱ为中高空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而目前正在研制的III型则是高空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类似于美国的爱国者系统。
名称 “天弓”I 型地空导弹 | 研发单位 中山科学研究院 |
研制时间 1984年4月 | 射程 近程导弹 |
弹长 5.3米 | 弹径 0.41米 |
弹重 870千克 | 射程 60千米 |
制导系统 半主动雷达导引 |
该导弹长5.3米,弹径0.41米,速度3.5马赫,最大射程60千米(有效射程40千米),射高30米至23千米,倾斜式发射方法,整个发射架总重900千克。导弹采用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中段指令制导、末段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由近炸引信起爆。整个武器系统包括导弹、四联装发射架、长白相控阵...
天弓I型导弹系统于1985年3月首次试射成功,1988年定型,1993年9月30日首套天弓Ⅰ系统首次部署在台北县三芝乡,1994年底第二套在大冈山担负战备,之后又在澎湖、枋寮、金门和东引等地部署。主要用于与改进型“霍克”导弹、“爱国者”地空导弹配合使用,构成低层防空、反导火力。...
作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弓系统对台湾建立反弹道导弹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台湾当局企图通过参与TMD、采购爱国者PAC-3和发展宙斯盾的台湾版——天弓II系统及相关预警系统,配合已从美国购买的爱国者PAC-2型导弹和台湾正在研制的天弓III型导弹构建反导防御体系。但实际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民党的主力防空导弹是美制霍克改进型,按照国民党当局对我人民解放军1980年代初期军事力量发展预测,大陆可能引进F-16、幻影2000等当时世界一流性能的战斗机。因此提出了研制新型高性能防空导弹以替换改进霍克系统。但由于工业基础的薄弱,最初的方案只是小打小闹:在改进霍克基础上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