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主流说法来看,奥威尔这部小说是影射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但实际上整个故事的主题思想主要是表达了对当时的英国政府的不满,以及表达了想要改变当时社会现状的态度。
威尔逊在谈到《一九八四》的创作意图时,说道:“我的意图不是攻击社会主义和英国工党,而是揭示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制度所可能导致的恶果。我并不认为我所描绘的社会一定会到来,但我认为类似的情况可能发生。”
但是在西方妖魔化苏联的努力下,这本书俨然成了反苏的经典读本,连苏联都把它给禁了,甚至还禁止华约其他成员国出版这本“反斯大林的不良读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向操作
我们知道,“低级红”、“高级黑”指的是表面上弘扬主旋律、声援主流舆论,实际上有意或无意拉低、抹黑正面形象和贬损主流价值观,进而造成不同程度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现象。
但像上面说的这些“低级红”、“高级黑”的西方舆论翻车现象,其根子就在于西方国家刻在骨子里的傲慢,和对中国的仇视,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民众的观念是不同的。
咱们再回到法新社《帝国的黎明》这组照片上谈。
西方在法国大革命之后逐渐形成了一股“自由”思潮,比如个人财产神圣不得侵犯、风可进雨可进皇帝不能进等,都反映了西方文化环境对于“自由”一词的无限崇敬。
发展到现在,政府不能干涉个体或者个体组织已经成了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基本逻辑。但政府的存在,恰恰是要对国家进行管理,强调权力的集中和使用,所以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对政府和国家打心眼里是抱着一分警惕和戒备的。
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如果法新社摄影师想拍一组黑中国的照片该怎么计划呢?那一定要把这个国家塑造成极为强硬、强势、有压迫感的形象,然后会招致民众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