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场胜利的背后,是该旅近年来不断加强电子对抗、无人侦察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取得的成果。在以往演训中,这些要素担负任务简单,大多作为配角登场;而今,他们的分量越来越重,嵌入作战各阶段、全过程,为体系练兵创造更多制胜优势。
结合这次经历,该旅趁热打铁,引导官兵突破传统思维,纠正不合时宜的训练偏差,进一步拉近与未来信息化战场的距离。
复盘结束已是深夜,方舱内仍然灯火通明。看着白天在对抗中收集的数据,黄竹龙眉头紧皱。他知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场演练的胜利并不代表战场上一定能打胜仗,必须明白自己赢在哪里,对手又输在何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值得好好总结,力争打一仗、进一步……
又一场对抗演练如期展开。这一次,黄竹龙带领电子对抗分队与王超的火力分队通力配合,成功破解蓝方复杂电磁环境,打得对方节节败退。
“立足无形空间透视有形战场,能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走下演训场,王超征尘未洗,便与其他分队指挥员聚在一起研讨,他又有了新的思考。
战场上,没有不变的主角
随着作战形式日趋多样,现代战争纵贯陆、海、空、天、电、网、认知等多个疆场。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战争形态在演进、作战模式在转型,一次战斗中可能有主攻、助攻之分,但置于整个体系里,则难言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如果一味陷在过往的旧战法、老套路,用机械化战争的思维模式去打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无异于削足适履。
面对战争制胜机理和打赢能力标准的深刻变化,我们应转变思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根据战场变化灵活使用兵力、排兵布阵,充分释放更多制胜的“活力因子”,合力击溃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