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实战化训练走深走实,该旅执行演习驻训等重要任务越来越多,官兵往往长时间处于动散状态,这对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旅按照“机关总体统筹、援助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成立基层法律骨干培养小组,定期深入基层开展法律法规普及活动,组织基层法律骨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他们还协调军地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或志愿者,定期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解答官兵涉法难题,提高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质效。
记者了解到,如今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的网上“留言平台”,每天有专兼职律师、基层法律骨干值守,为官兵讲解法律知识、记录案件案情、跟进问题解决。专业律师队伍的直接参与,打通了从情况咨询到方案解决的“最后一公里”,高质量的诉讼代理服务让官兵合法权益得到更高质效的保障。
扩大援助范围
让援助工作更暖兵心
“在工作站的帮助下,我家的房屋买卖纠纷很快得到了解决。事虽然不大,但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前不久,该旅一名战士回老家解决完涉法问题返营后,与战友分享了自己的心情和体会。
此前,这名战士的父亲购买了同村村民的房屋,但不久后,因政府实施新的补贴政策,卖方反悔出售房屋,并多次到战士家中纠缠,两家人因此产生纠纷。
无奈之下,这名战士来到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在值班的李律师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属于同村老乡,不宜将矛盾进一步激化,建议陪同这名战士上门进行调解。赶到战士家乡后,李律师向当事人介绍相关法律法规,最终获得双方一致认同,顺利解决了这起纠纷。
“近年来,官兵遇到的涉法问题逐渐增多,《办法》在继续对军人军属宅基地纠纷、土地承包纠纷、农资产品质量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给予援助的基础上,还结合军队解决疑难涉法问题专项服务实践和基层部队反映情况,将房屋买卖租赁、拆迁安置补偿等军人军属常见多发的纠纷问题,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腾飞介绍,以往部分官兵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习惯于请组织出面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帮助处理。但由于跨地域协调涉及面广、层级复杂,事件处理周期较长,结果有时不尽人意。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深入推进,解决疑难涉法问题最可靠、最有效的还是将其纳入法治轨道妥善解决。
《办法》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更能全方位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激发军人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如今,官兵的大部分烦心事都可以通过援助工作站‘一站式’解决,大家更能感受到好政策带来的温暖。”腾飞说。
据悉,今年以来,该旅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协同地方机构为官兵处理涉法问题15起,解答官兵法律咨询30余件。依法依规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解除了官兵后顾之忧,为部队不断提升练兵备战质效提供了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