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无人艇在不断改进
美国“动力”网站25日注意到,根据俄国防部发布的视频,参与这次袭击行动的乌军无人艇与之前类似行动的船只相似,但在船体形式上有明显差异。报道称,去年10月,乌军无人艇偷袭俄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时,使用的无人艇与当年9月在克里米亚意外搁浅的型号类似,它们采用半潜式船体,只在水面露出很少部分,从而减少了暴露的机会。根据乌方为这种自杀式无人艇发布的众筹活动,该艇长约5.5米,可携带180公斤的战斗部,最高时速约为80公里,完整的作战系统由无人艇、控制站、运输和存储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中心组成。
但此后乌军在今年3月再次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突袭时,使用的无人艇有了明显不同。美国“海军情报”网站引用海军情报分析师萨顿的话称,乌军3月使用的新型无人艇体积更小,水线以上的露出部分更少,船身上也没有明显的传感器。而这次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投入实战的无人艇,已是乌克兰研制的第三种无人艇型号了。
萨顿强调说,传统的无人艇主要用于巡逻、港口保护、反潜和反水雷等任务,但这些和平时期的设计,并不包括乌军率先发展出的自杀式攻击模式。“正如商用无人机的武器化所表明的那样,和平时期的武器设计往往过于昂贵。”他强调说,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发展的自杀式无人艇具备体积小、目的明确、可消耗的特点。它们可以批量生产,必要时甚至在车库里就能建造,单价仅为25万美元。
引起全球军事界关注的是,乌军去年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攻击是“史上首次大规模自杀式无人艇袭击”,尽管俄军总结经验后,挫败了乌军后续几次攻击,但这次乌军无人艇对俄军侦察船的袭击,很可能是乌军在演练新的无人艇攻击战术——对海上机动目标而非固定或港口中缓慢航行的船只发动突袭。“海军情报”网站称,尽管俄军用机枪挫败了乌军无人艇的袭击,但“除非开发出一整套由智能弹药和导弹组成的、针对水面无人艇的复杂防御系统,否则仅仅依靠机枪无法防御大规模无人艇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