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7月上旬,韩国国防部在上半年全军指挥官会议上发布“国防革新4.0”发展蓝图,计划在2024年前后设立负责指挥控制“韩国型三轴体系”的战略司令部,以整合精锐作战力量,强化战略威慑和遏制能力。从规划蓝图到实施落地,韩军成立战略司令部将面临多方博弈和多重考验,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基于多重现实考虑
韩媒称,作为韩军上层指挥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韩军设立战略司令部旨在适应战略安全环境变化,进一步发展联合作战能力并尽快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
一是应对安全环境变化,增强战略威慑能力。在俄乌冲突引发俄与西方博弈加剧、美意图裹挟韩国参与大国竞争的背景下,韩国认为自身战略安全环境变得愈加严峻复杂。韩国总统尹锡悦在全军指挥官会议上表示,当前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的不确定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为此,韩国需整合战略资源,通过设立战略司令部等方式,增强战略威慑能力,确保自身安全。另外,经过多年发展,“韩国型三轴体系”在武器装备、作战概念、战力生成等方面已基本成熟,表明韩国已具备设立独立战略司令部整合三军的能力。
二是适应联合作战需要,提高指挥效率和作战效能。冷战后,韩军就军令军政一元体制还是二元体制、联合参谋本部和各军种司令部权责切分等问题争论不休,上层指挥体制改革几经反复。韩军认为,“韩国型三轴体系”相关战力分散在陆海空各军种,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迅速反应。未来战略司令部不仅将整合相关精锐战力,打破以陆军为主的模式,还将打造面向未来战场的新型作战力量和联合作战体系,减少各军种重复建设。
三是提高战略自主,推进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工作。韩美关于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问题龃龉不断,几次敲定又几度推迟。受多种因素制约,计划在文在寅任内完成的相关收权工作,再次遗留至尹锡悦政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认为韩国暂时不具备独立履权能力。成立战略司令部有助于韩国增强战略自主,减少对美依赖,为向韩军主导、美军支援的韩美联合指挥体制转型奠定基础。
探讨具体运行方案
据报道,未来战略司令部将负责“韩国型三轴体系”相关战力的指挥控制和建设发展,并适时向网络和太空领域拓展。
指挥关系。该司令部将指挥陆海空三军战力,是与军种司令部定位不同的联合司令部。目前,韩国正探讨将该司令部编入联合参谋本部。考虑其重要地位,该司令部级别或将与陆海空三大军种并列,在韩美联合司令部指挥下承担支援协调等任务。另外,为提高战略自主和推动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韩国也可能在与美协商一致情况下,由战略司令部履行部分战时作战指挥权职能。
部队编成。此前,有韩媒猜测,韩国战略司令部将在掌管和运行导弹防御系统的陆军导弹战略司令部基础上组建,但韩国防部否定了这一说法。目前,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所属“核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应对中心”等,具备改组为战略司令部的条件。未来,韩军装备和运行的F-35战机、军用卫星、“爱国者”导弹、主战潜艇、“玄武”系列弹道导弹等“韩国型三轴体系”核心战力均将纳入其编成。
运行模式。韩军方表示,将分阶段出台计划,争取2024年前后正式运行战略司令部。韩军将根据三轴作战体系攻防一体、层层迭进的特点运用作战部队。比如,在掌握周边国家发动导弹袭击迹象时,将首先启动“杀伤链”系统,打击弹道导弹发射设施;发现导弹来袭时,启用“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实施拦截;出现核武攻击征候等威胁时,实施“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
面临诸多掣肘因素
韩国国内执政党和在野党相互掣肘由来已久,导致韩国国会常常难以就某个议题达成一致。国防改革作为国家安全重大课题,向来是韩国国内政治斗争的重点。当前尹锡悦政府面对的是由共同民主党等占据3/5席位的国会,“朝小野大”局面至少将持续至2024年,府会之争将不可避免对国防改革计划形成制约。可以说,不光是设立战略司令部,此轮“国防革新4.0”计划能推进到何种程度,仍有待观察。
早在2017年,韩国便提出设立战略司令部的想法,但各军种担心此举将分走本军种优质资源,多持消极甚至反对态度,相关提案不了了之。此次重提设立战略司令部,仍需协调和平衡各军种间复杂利益关系,各军种在领导权方面也可能出现拉锯战。在韩国军队中,陆军一直占据压倒性优势,自1954年至今,历任联合参谋本部议长只有1人不是陆军出身。战略司令部设想提出以来,韩国陆军一直试图将其纳入本军种体制,但联合型司令部的定位很难允许陆军一家独大。陆军或将成为战略司令部面临的最大军内阻力。
另外,美国对韩国国防改革具有较多话语权,同时又有复杂矛盾心理,既希望韩军提升战力分担更多责任,又不希望韩军独立性过强脱离掌控。未来,韩国战略司令部将在韩美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框架下运行,情报侦察、核心武器装备等都离不开美军支持。其战略威慑任务也将与美军提供的“延伸威慑”紧密协调配合。如果韩美意愿相左,韩军战略司令部将很难发挥预期效能。